人生价值的大小是按人们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衡量的
1912年4月14日,被誉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驶向美国纽约的途中不幸与一座冰山相撞,猛烈撞击使得船舱破裂,最终导致1514人丧生,其中仅有333具罹难者尸体被寻回。
泰坦尼克号真实图片
这场人类史上绝无仅有的灾难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时隔85年后,著名导演卡梅隆将泰坦尼克号的故事搬上荧屏,电影中杰克和露丝感天动地的爱情令每一位观众动容。
电影《泰坦尼克号》
作为这场灾难其中之一的幸存者副船长查尔斯·莱特斯,他不仅亲临这场灾难,更是为后世讲述泰坦尼克号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那么,“永不沉没”的背后究竟有着什么样不为人知的真相呢?
“永不沉没”的开始
1845年白星航运公司在英国创立,但由于资金运营等问题,白星航运公司最终被托马斯·亨利·伊斯梅收购。托马斯去世后,他的儿子约瑟夫·布鲁斯·伊斯梅成为白星航运公司董事长。
凭借着出色的经营,白星航运公司的势头已是蒸蒸日上,为了对抗竞争对手,伊斯梅提议联合造船厂打造两艘空前巨大的邮轮,最终双方公司签订合同,并邀请到顶级专家设计部门经理小托马斯·安德鲁斯负责总体设计。
小托马斯·安德鲁斯
1912年2月3日,泰坦尼克号正式完整地呈现在众人面前,它的工艺程度可以称之为史无前例。为了尽快投入运营,1912年4月10日,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码头正式启程驶向纽约,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这艘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的超豪华巨轮却在它的处女航行中就此走向毁灭。
“永不沉没”的沉没
1912年4月14日,在这个星期天的晚上,当所有人都沉浸在愉悦中时,殊不知灾难已经悄悄降临。
因望远镜被锁在柜子里使得瞭望员不得不用肉眼观测,而这也是导致悲剧发生的直接因素。在泰坦尼克号距离冰山不到400米时,大副的错误指令使得泰坦尼克号因为船体太大又加之速度太快而无法缓冲继而向冰山撞去。由于撞击的巨大冲力,导致船舱底部破裂,海水开始逐渐涌入,但此时楼上的众人对此一概不知依然在歌舞的衬托下享受这场盛宴。
随着船舱的不断进水,甲板、船头部分已有下沉的趋向,“永不沉没”的命运似乎变成了“注定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