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钱万平
今年中秋节后,重阳节前,往来小区院内就会闻到一股浓浓的甜甜的沁人肺腑的香味,此时才忽然想起来——哦,桂花开了。循着香味寻找,那几株平时不引人注目的桂树上,花开得正热闹。说是热闹,倒不是哗众取宠,鲜艳夺目;也不是招蜂惹蝶,咋咋呼呼;只是清雅的香味,让人心旷神怡,逼人驻足寻找:香自何处来?尊驾隐何方?找到了桂花,也只是碎碎的白粒,或是细小的金粟,都害羞似的藏在厚绿的叶子后面,一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憨样,楚楚动人。
查一下资料方才知道桂花在我国栽培的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就是民间栽培也有一千多年了。可是我对桂花的知识少得可怜,不怕人笑话,痴长六十余年,也只是近十来年才真正见到桂花。以前对桂花的认识,一是来自民间的传说:月亮上有一株桂树,一个名叫吴刚的每天都要用斧头砍这棵树,但这树随砍随合,永远砍不掉,原来这是玉皇大帝用这种方法在惩罚吴刚的;二是在中秋月饼或者八宝粥八宝饭上看到有一种带有红绿丝的甜甜的卤子,叫桂花卤。
近几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质量等精神需求也有了新的提高,故而嘉木奇卉也如昔日王谢堂前燕,不断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不,普通的居民小区里,樟树啊女贞啊,这些我们当地历史上从未见过的树种都神气十足地立根于江淮大地,倒是传统的刺槐桑树苦楝什么的成了稀罕物了,这正是应了那句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 在江淮新树种的宠儿队伍中,桂树自然也赫然在列,随之而来的是每逢中秋后重阳前,桂花都给我们的视觉与嗅觉献上丰盛的饕餮大餐。然而我,在享受的同时还有着丝丝如缕的困惑。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这是唐代宋之问游杭州灵隐寺时写下的诗句,也正是由这句诗,桂花还有“天香”这个美丽的绰号。“清香不与群芳并,仙种原从月里来。”这是宋代一位名称楚娘的歌姬留下的关于桂花的诗句。联想到我童年时就听老人们说过的月中吴刚砍桂树的故事,我就产生了困惑:桂花怎么总是跟月亮有牵扯不尽的关系?如果解释说是因为桂花在中秋前后开放,此时月亮最为清澈,人们自然也就把月亮和桂花联系到一起,我也觉得牵强,毕竟春夏秋冬里,每个季节里月亮都有清亮的时候,每个季节里都有花朵开放,凭甚就是桂花独享殊荣?
这样的疑惑,我在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里似乎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李清照大赞桂花乃“花中第一流”,其最主要的考量系数应该是“情疏迹远只香留”!桂花那么香浓,可是花开得那么小,还隐在葱郁的叶后,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韵致,这只有用“情疏”来解释才能解释得通。这个特质与月亮又是相通的,尽管给人以光明,却是淡淡的,冷冷的,从不灼人,真个是“道是无晴却有晴”。
当了解了桂花与月亮在超脱方面都有着天然的关联时,就会不由得想起了诗经里的《月出》,想到月光下的佼人——那个桂香般浓烈却是月亮般清冷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