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豪所在工作室的花园告别室
在这之后,我开始反思,很多客人面对宠物去世这件事情还是会手足无措,他们需要一些指引。我们便制作了一个告别指南,引导宠物的主人回忆与宠物第一次的相遇、第一次带它回家、它的名字、习惯、爱好等。
我记得有一位女士,她的猫去世了,叫乖乖,是一只英短。到了告别室,她先委托我帮忙拍照、录像,她俯下身低头亲“乖乖”,抱“乖乖”。然后,她开始念经,越来越哽咽。
我曾经拍过一张照片,是一家三口,他们家的小狗“抱抱”去世了,刚做完告别仪式,窗外正在下雨,男主人透着玻璃望向窗外,女主人在一旁哭泣。当时小朋友不明白妈妈为什么哭,也不明白爸爸为什么沉默,他看着水池里的雨点说:小鱼有红的有黄的。但第二天,他们来取“抱抱”的骨灰时,小朋友在大厅指着告别室的门,喊着“要抱抱”,准备跑过去。他的妈妈抱住他说:“抱抱已经不在那儿了”。
完成告别仪式之后,有些客户会要求做一些纪念品,比如说给猫猫、狗狗剪一些毛发,或者用印油把爪印拓一个。
我觉得为宠物举办告别仪式是主人与爱宠之间一次体面的告别,最重要的是给这段珍贵的关系画上一个句号。
“宠物给我们进行了一次死亡教育”
最后一步流程是将宠物遗体火化,这在环保、消防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所以我们在郊区租房,搭了炉子。火化之后,骨灰的形态是高度碳化的碎骨骸,少数主人会让我们帮忙打成粉,然后带回家。
有的主人由于暂时无法接受宠物去世这件事情,或不方便把骨灰带回去,便寄存在这里。目前寄存骨灰盒的价格是一年1000元左右,有的主人会在一年之后将宠物骨灰接回家。
小朋友写给宠物qiuqiu的感谢信
在骨灰寄存室里,有一只叫“球球”的田园犬,它去世不久后,它的主人*了。这位主人基本每周都会过来看一次“球球”。在孕期六七个月时,她还会一个人骑共享单车来。每次过来,她都会拿个椅子坐在“球球”那一格面前,给“球球”整理、收拾。
最后一次见到她,是在预产期前一个月。“球球”的主人说:“生孩子前,最后一次来看看。”那天,球球的女主人给我看了一张照片,是“球球”晚年生病时,坐在一辆新的推车里,她带着“球球”在逛街。
如果宠物生病无法治愈或缓解,活着遭罪,有的主人会带宠物来做安乐死。宠物安乐死在我国是合法的,但是通过药物注射需符合有关资质,我们会和符合资质的宠物医院进行合作,由医生帮宠物进行安乐死。
“妞妞”是一只被送来安乐死的萨摩耶,它患了肿瘤,病得很重。在执行安乐死之前,“妞妞”的主人给我看了它之前的视频,还特地向我介绍,妞妞很喜欢和猫猫玩,但是小区里的流浪猫警惕性很高,它还没实现过这个愿望。正好,我们店里有一只猫叫“小牛”,它的胆子很大,会主动找狗狗玩。我们便把“小牛”抱到“妞妞”面前。原本“妞妞”没有什么力气,但它很努力地抬头看“小牛”,“小牛”也在它的身旁。当时主人可开心了,给它们鼓掌。
工作室救助的小猫——小牛
最后“妞妞”被执行了安乐死。大家都很难受,但也因为帮助“妞妞”实现了与猫猫玩的愿望,为它感到开心。
彩虹星球院子
入行之前,令我焦虑的主要是如何安慰失去宠物的主人。我怕因为没有专业背景,不能很好地开导他们。但是真正和客人接触时,我发现并没有那么难,他们会主动分享宠物成长的经历,我更像一位倾听者。
网上有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暴利行业,但并不是这样的。这两年疫情,对实体行业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我们的收费价格是600元起步,每天多的时候也仅有三、四个订单,少的时候一个订单也没有。
当前是一个年轻人择业多元化的时代,我做宠物殡葬师,周围人并不会觉得诧异。在我辞职转行时,我的妈妈是能够理解的,她觉得我这是做一件善事,但是我的爸爸难以接受。直到现在我爸爸以为我在投资宠物殡葬店,并非全职。接下来,我正准备跟他坦白。
这几年宠物殡葬行业的发展,其实也反映了人们需求的变化,从衣食住行的刚需到情感需求的转换。现代社会中,人都是比较孤独的,宠物于人,最重要的就是陪伴。比如,你养了一个乌龟,哪怕它不会讲话,但是在你加班写稿子时,它都会陪着你,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宠物去世了,你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也随之缺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