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农忙时节,各种收割和收获的时候,拖拉机这种器物自然少不了派上用场的时候。其实在南方这些地方,种地也一直靠畜力,也就是用水牛来犁田和耙田为主的,到现在不知道是否算步入机械化了:除了少数偏远地区,大多数农村甚至连耕牛都没有了,各种农业机械大显身手,要收割、耙田和插秧,都可以出钱请那些农机来帮忙,比雇人来种地既便宜也高效。所以一到了时间,在广东的高速上常常能看到“豫Q”车牌的小货车拉着农机,到南方这边不愁没村人请他们来干活。
话说很久之前,县里有农机局这么一个机构,甚至有亲戚还是在这个局里工作的,但我一直不太明白机械化程度不高的时候,为什么要设立这个局。很久之前听说驾驶员培训(就是考驾照)是属于这个局管的,后来才独立出去的,不知真假。
看到网友说,他作为一个七零后,没有在本地看过下面的拖拉机。不过我是看到过的,至少我们村从前就有过这样子的一台拖拉机。
(来源:头条的免费正版图片)
但很不幸,从我这小孩子懂事开始,看到过村里的拖拉机手(在生产队那个年代有这么一个专业岗位)在修这台拖拉机的时候,远多于它能跑的时候——其实我只看到它跑过一两次而已。拖拉机手把机子(主要是发动机部位吧)拆开,在摆弄一堆当时我看来形状奇怪的零件,两手真的是黑黝黝的油污,看到天快黑了,就大喝一声“不修了”就匆忙装回去。然后那拖拉机就主要停放在礼堂前的空地里,基本作用就是村人晾晒东西的架子,直到后来不知道卖到哪里去了。
所以,本地的拖拉机的主力,还是下图这样的手扶拖拉机。
不知道是否江门新会出品的?金凤牌?反正这种单缸柴油机的手扶拖拉机是个神器。它要用旋把在车前转动打着发动机,从参数看这个柴油发动机性能也一般,跑起来速度不高,但低转速大扭矩,装载能力特别强,爬坡也很好。所以在交公粮(或征购)和卖西瓜时,都能看到车厢堆起一人多高的“货物”,突突突地驶向镇里。平时拉石头或砖头等东西也不在话下。手扶拖拉机的污染大,噪音也大,但是在多年前的农村,自家有台手扶拖拉机,比现在有台20万的车子,都要神气,所以污染就不算什么了,反而在平静的乡间,是活力的体现。
这手扶拖拉机,除了运输,还可以拆装车轮和耙子,下水田种地,中间似乎略显复杂,而且效率比不上专业的农机,所以实际上用来种地的话并不算划算。
但是在运输方面,至少在中小城市或乡镇,九十年代还比较广泛使用,特别是量不算大路也不算好走时,后来才逐渐减少的。曾经有一次,在一个渡口,有辆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地拉着东西过来等渡船,恰好在一旁也等船的几个外国人看到了,立刻下车看,而且不是用相机,而是用摄像机(当年这真先进,用磁带的)全方位拍了一遍。那时候拖拉机已经有点少见了,估计在那几个外国人的国度,没这工具,或者已经消失几十年了。
再说点别的事情。
开头说到的村里的四轮拖拉机,为了它,专门在村中祠堂的厢房里,放了两个一米高的大瓦缸,用来装拖拉机用的柴油,上面用毛毡盖住,有需要的时候,就看到拖拉机手拿个铁桶过来打油。没办法,当年整个县恐怕也就一两处加油站,农业机械用的柴油,都是到镇上供销社或者其他地方买的,这不稀奇。即使后来手扶拖拉机多了起来,镇上也没有加油站,但是多了私人开的商店,有好几个大油罐存在柴油让司机们过来买。
为什么说这件事情呢,是听到有说法,就是福特流水线生产轿车,促进汽车走进美国家庭时,曾经碰到的一个大难题,就是加油不方便,很多地方都没有加油站,只能在杂货店或五金店买汽油,因而影响不少家庭的购买意愿和出行范围。所以福特当年曾经自建过加油站,当然,后来,福特也不需要维持加油站的业务了。
过了100年,今天大家是不是看到类似的情况:新能源车企,要自建充电站或换电站,为车主提供出行充电或换电的服务。何其相似啊,难道过了百多年,又要一个轮回?以后应该会有所改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