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你的顾客量基本达到人均一个员工一天能够服务四到六个人。店面的总量就依靠于你能够做管理的那种程度。
员工,该干什么都有标板,你也早就计划好了。每周你进店一趟把工作一布置,然后到月底一回收就这么多。
开店一旦进入到第二阶段,开到三年左右,店里有哪些事儿,摸得清清楚楚,剩下时间你干啥?唯一能让你忙起来的,就是不断开分店。
该阶段你基本达成了顾客,员工,整个店面的正常运行和业绩,你也通透了经营的底层逻辑,做出了成绩,也有就时间筹划继续扩大经营,开分店或是连锁。
店里开始出现简单的人力架构,店里的事儿,能够有人管。发生事情有人问和解决。需要业绩,有人去担当。
第三个阶段
随着你的店面稳定,业绩稳定,顾客量增加,你就可以着手弄新店,或者是扩大店面面积和开新店了。
如果是一百五十平方左右,你还能忍一段时间。你的店需要有一些跟顾客消费能力和消费项目相匹配的一些房间。比如某一些顾客开始需要有单独的服务空间和单独的服务场所了。房间是不够用,不是面积不够用,如果说之前是大通铺的,或者说都是普通顾客的空间,就不合适了。
包括房间的配置也都开始发生变化,出现的一些仪器类的操作,也都需要有单独的操作空间。
同时,你开始搭建新的经营模式,你是准备做单一制店,还是综合型店,你准备做哪种形式的店?众筹制?店长顾问制?店长入股制?
随着目标的确立,有些部分就需要再优化和改动。比如员工薪资的变动,可能会有一定下浮,因为需要让出空间给到店长,或者说从利润中拿出一些给到店长,以及将来的店长顾问、职业店长等。
同时,你也需要搭建现在的培训机制,哪一些是你会的,你就要全部交给负责人,自己不再参与。你店里哪些品项是标准的,不用再动的,就是把它固定下来。可动的、可选的就需要把不涉及到基础底层逻辑中的东西,做出适合当前店面经营的调整。
这个阶段,你要为了店面走向半自动化运转而搭建店里边的人力架构薪资,还有顾客的卡项和品项,以及整个运行的流程。
第三个阶段老板就要正脱离店面一线、日常化工作,脱离店面具体执行落地层面的工作。
进入到这个阶段时,老板全年的工作时长并没有多久。算到一起,就几个月,连小半年都不到。
作为一个老板,此时你要解放双手,解放思想,解放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