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铸造既是一种高超的生产工艺,又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古代人的艺术审美、社会意识和文化观念古人用聪明才智和心血汗水,创造了这一璀夺目的青铜工艺。
青铜铸造需要两大步骤:青铜治炼和青铜器铸造
1.青铜冶炼
第一道工序:选矿
青铜治炼需要铜、锡、铅三种金属矿石,最主要的是铜料。自然界中的铜矿主要以自然铜、硫化铜和氧化铜三种形态存在。考古发掘表明,先秦时期使用的铜矿主要是一种蓝绿色的孔雀石,因与孔雀羽毛颜色非常接近而得名,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分布相对集中,覆盖浅,易于开采。
孔雀石
第二道工序:初炼
将选好的铜矿石粉碎后,放入陶质的坩埚内,加入木炭,高温熔化去除矿渣和杂质,凝固后的铜液是粗铜饼或粗铜锭。
第三道工序:提炼,加入锡、铅
粗铜因为含有杂质,需要反复提炼,加工成纯度较高的铜。根据所要铸造青铜器的用途,对铜、铅、锡的比例进行调配。在铸造鼎及编钟这类礼器时,铜的含量相对较高,这样铸造出的器物色泽光亮,编钟音质清脆。而制作工具和兵器时,锡的含量要增加,可以增加器物的硬度以及兵器的*伤力。另外还会加入少量的铅,铅是防凝剂,作用是增加铜液的流动性,使青铜器的纹饰更加精美。
2.青铜器铸造
中国青铜器铸造方法主要分为范铸法和失蜡法,青铜器从设计到铸造完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范铸法
范铸法也称模范法,在新石器晚期已经形成,商代早期广泛使用,西周时期技术成熟,完全可以根据需要铸造出形制、纹饰、质地不同的青铜器。通过目前发现的治铸遗址和青铜器的外形分析,专家认为中国先秦时期青铜器绝大部分是采用范铸法制作。
范法工艺流程大体分为七步
第一步:备料
青铜器模和范的制作需要经过特殊处理的泥料。一般是就地取土,将黄土经过晾干、粉碎、精选,再进行淘洗,去除杂质颗粒,使泥料细纯净。
泥料经淘洗后加适量(约五分之一)的细沙子和草木灰进行调配。沙子的加入可以防止泥模变形,以及在高温焙烧中使泥料中的结晶水快速蒸发。草木灰的加入可以提高泥模的热稳定性,降低收缩率,防止泥模因高温炸裂。
最后泥料要经过反复揉搓、摔打,较长时间的浸润、醒土,使泥料具有韧性才能使用。
第二步:制模
用备好的泥料制成待铸青铜器的实心泥模。成型的泥模表面必须保证细、坚实。泥模制成后,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阴干,在具有一定强度后才能用来翻范。
第三步:翻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