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尔森上任前,陷入内讧的世界羽联丑闻辈出,高层内讧“挥刀自宫”、羽毛球沦为奥运会边缘项目、世界范围内爱好者锐减、赞助商远离、欧洲市场整体萎缩,羽联收入近乎为零,正应了论语中的一句话: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估计很多人读到这会说,怎么能胳膊肘往外拐呢!好,退一步说,就算是拉尔森真的是怀着打击亚洲的目的推广新政,谁更需要适应还真不好说。
在羽毛球这项运动特点上来说,亚洲的人的小、快、灵早已被证实最适合羽毛球运动,因此才会有“快、准、狠、活”的技术特点。
在这一点上羽毛球项目和乒乓球项目有几分相似之处,不仅群众基础雄厚而且适应能力极强,欧美运动员要想通过赛制的改变短时间内追上亚洲选手确实很难。
再退一步说,即便真的打压了亚洲羽坛又怎样呢?世上没有常胜之师,中国羽球的发展轨迹已经印证这一点,谁又能预知世界羽坛未来的发展不会是欧强亚弱?有时候让运动员充分暴露自己的缺点,才能针对性的找到解决办法。
时代总是在改变中不断改变完善,关于羽毛球的赛制也经历了从1992年的15分制到2000年的7分制,再到2003年提出男单、男双15分制,女单、女双、混双11分制,又在2006年改为21分制。
每一次的改革都会打破固有模式,让现有球员走出舒适圈,但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在逐渐熟悉了新的比赛规则后,一批顶尖球员(亚洲球员)就脱颖而出,会自发的克服其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强化对新比赛规则的适应能力。
曾国藩曾经在《家书》中提到过三个字,“奢”、“逸”、“骄”,有时人失败的最根本原因,不是不够聪明、不够智慧,而是太过于贪图享受了,明知“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却又不敢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既然住在“地球村”,何必各扫门前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