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根据正史《三国志》和一些民间故事杂糅而写成的小说,这部巨著是秉承着“七分实事,三分演绎”而编写的,因此故人对它的评价多为“使观者往往为之惑乱。”
也正因为《三国演义》一书的真假相参,使得它在民间比正史《三国志》还要出名。长此以往,很多人将小说中虚构的历史故事套用在正史之中,闹出不少笑话。
《三国演义》的卷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是明代文学家杨慎所作,被毛宗岗父子引用而来。小说的开篇便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为题,概述了从先秦时期到东汉桓灵二帝的历史。
书中开篇讲述的“十常侍之乱”,从这一段故事开始,《三国演义》便对正史展开了自己的润色。
群雄涿鹿首先是“十常侍”的人物,《三国演义》中把曹节、侯览等不符合时间线的太监纳入“十常侍”的队伍中,以此来强调东汉末年朝局的混乱。
之后的“黄巾起义”排除什么黄巾信徒会呼风唤雨等玄学,倒是与正史中并无太大区别,何进、董卓、袁绍、袁术、曹操、刘备三国前期的重要人物也陆续登场。
袁绍、袁术兄弟一门过去四世有五人位列三公,出身于士族大家的他从小便有着匡扶汉室、讨伐逆贼的志向,与《三国演义》中相比,初期的袁绍比曹操、刘备更像是历史的主角。
而曹操则出生于宦官之家,正史中的他从小随机应变、很是聪明,青年为官时便以正直、藐视权贵而闻名,虽展现出不同于常人的肝胆,但与袁氏兄弟所掌握的资源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在《三国志》中记载道:“先主备,少言语,善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善交天下豪杰”,可以据此判断,刘备属于那种刚毅有大志但又带一点木讷的人。对于他的外表,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都记载他是一个大耳朵,长手的人。
对于刘、关、张三人相识,是刘备在汉末为讨伐黄巾军而拉起的义军,关羽、张飞则是义军中的兵卒。但刘备为人宽仁,三人很快便建立了亲如兄弟般的感情,而“桃园三结义”则是《三国演义》完完全全虚构的场景。
要说三国故事最开始的大反派董卓,正史中他的性情也正如小说中一样残忍暴虐,但他并不像后世人所编撰的那样是个不懂打仗的胖子。
恰恰相反,董卓在当时是一个能力卓越的军事将领,不仅具有指挥才能,他个人也是骑马射箭样样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