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2岁的沈女士独自到浙江萧山医院顺产一名健康男婴,第二天离开医院,医护人员担心她产后抑郁报警。
民警在出租房内找到沈女士,发现其情绪近乎崩溃,一度想要放弃。
她说,真是太难了!在生孩子头一天还在上班,“哪个妇女愿意这么豁出去”。她哭诉说:“吃饭都是问题,生产那天就吃了两片面包,还是护士给我的。”据沈女士介绍,十年前来杭州打工,患病的丈夫在老家抚养一双儿女,生活十分艰难。了解到她的情况,当地相关部门纷纷向沈女士伸出援手。
有人说沈女士不考虑家中实际情况,丈夫患病,有一双儿女了,现在高龄还要拼3胎,没有想过以后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也有人说,沈女士有一个刚出生嗷嗷待哺的宝宝,家里还有2个需要辅导的大宝宝,沈女士现在最需要的是做心理疏导。
呱妈只觉心酸,为人父母本就不易,而沈女士已经属于高龄产妇......
曾有记者采访一位妈妈,她直到孩子出生的4年后,才意识到自己生产后的焦虑、低落等可能和产后抑郁有关。
由于妇女产后体内激素水平发生显著变化,各种严重生活事件的发生以及对新角色的不适应,会导致女性在分娩后对抑郁的敏感程度加大。
要说谁是这个世上最脆弱的人,那绝对非产后妈妈莫属了。产后抑郁症不像我们常见的一些抑郁症,一个人没有任何原因突然就状态不好了,周围人很容易觉察到他的反常。要知道,这个时候的宝妈不仅要忍受着身体上的疼痛折磨,而且心理上的压力也一点都不轻松;有很多宝妈都曾给呱妈留言说被“产后抑郁”缠上了身。
产妇本就需要在产后经历一段心理适应期,以应对生育后身份的转变以及家人关注中心的转移,这一段时间内她表现出的心情低落、睡眠不佳等症状,与产后抑郁的症状状态相似。基于此,很多人将产后抑郁误认为是这段适应期,错过了诊治的最佳时机。
前段时间非常火的一部电视剧《我是真的爱你》中陈娇蕊就是鲜明的“产后抑郁症”例子。
陈娇蕊是一位非常上进的职场妈妈,从*到生子,情绪失控、波动大、易激怒……成了婆婆眼中的“精神病”。恢复职场后,被冷落、排挤,很多网友们“吐槽”说她在生完孩子后“黑化”了。却忽略了她伴随着生产而来的焦虑、张皇失措,乃至自我否定,附加婆婆的责备让她觉得暗无天日。
生完孩子后,陈娇蕊觉得自己掉进了另外一个世界。她所有的一切都被手边嗷嗷待哺的娃娃占据了,她要时时看着他,给他喂奶、洗澡,哄他睡。
在她围着孩子、奶粉、尿不湿团团转的时候,外面世界的快速变化又加重了焦虑。她开始担心自己回去之后还会不会有职位留给她,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同事拉下,产假结束后能否跟上工作的进度。
“别人都在往前走,但你突然就走了另外的一条路,而且还特别辛苦,你会控制不住地担心很多情况发生。”
这些都会使产后妈妈情绪越来越低落,变得不爱说话,不想出门见人,也不想朋友到家里来。而家人则将产后妈妈种种流露出来的情绪,全都归结为睡不好。大家理所应当地认为你应该是个好妈妈,那种感觉就像突然接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完全没有经验,周围人却说只能你做,而且必须做好。
呱妈小唠叨
产后抑郁,真不是矫情!除了自身原因,身边的家人也有责任,在抑郁症面前,谁都不能说自己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