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新光出新款,没两天就一堆厂子出同款。
饰品行业不是什么高门槛的行业,那时也没人管什么知识产权,有些同行还恬不知耻地放话给周晓光:“抄你的是看得起你……”
国内市场在抄袭大军的运作下如同蝗虫过境、厮*惨烈,但此时的周晓光似乎并没有受到什么外界波动的影响。
她依旧稳坐钓鱼台,安安静静地搞新产品研发,新光饰品每年都能拿出几百种新样式。
“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周晓光早已不满去抢食国内市场的残羹冷饭,她要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抢占国外市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时候国内还少有人所知的巴菲特的*大会成为周晓光买入国际市场的敲门砖。
周晓光夫妇双双抵达奥马哈市,跟这位世界级金融大咖取经。花费了不菲的学费,在这里周晓光第一次知道了“护城河”。
打造品牌的影响力,深耕产品实力,这样才能在企业的周边形成护城河,才能最大限度地抵御外部风险。
2000年的时候周晓光打听到了香港5月有个珠宝展,那时候国内的同行们还在忙着抄作业,周晓光已经开始积极备战,她想让新光在香港一鸣惊人。
新光之前主打下沉市场,饰品多以水钻、国产锆石、925银等便宜些的材料为主,销量大但单品利润率并不高。
但这次要备战香港珠宝展,来参加展会的多是国际奢侈品品牌。
材料上可能打不过国际大牌,周晓光决定把重心放到设计上,走轻奢路线。
经过精心地筹备攻关,周晓光交出了6000件新产品,这批轻奢货品也打破了原有的产品格局。
一战成名,周晓光的新光饰品在香港被抢购一空,很多没抢到货品的商人们把周晓光团团围住,哪怕交换个名片也是个机会。
不久后,这些商人带着诚意第一次踏足义乌,名不见经传的小城迎来了真正的世界流量。
周晓光借力打力,仅仅1年的时间不仅打开了南方市场,也开发出了高端饰品生产线。
周晓光把小小的饰品生意扩大到欧美亚50多个多家,客户订单雪花似飘来,简直接到手软。
从一个小小的摊头到店铺,从店铺到工厂,如今的工厂更是成为了新光集团。
改革开放30年,周晓光成为了十大浙商之一,她的事业红火的如日东升。
此时周晓光如此敢想敢拼,很多人都把原因归功于虞云新的支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