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几年来,在汽车厂商之间刮起了一股“双离合”风,小到微型车,大到部分中大型SUV,皆可匹配双离合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成了变速箱届的“万金油”,给人感觉只要是车就能用。在一些人的鼓吹之下,甚至有一大部分人开始认为传动效率高、省油、换挡快的双离合变速箱才是正解,AT变速箱都是老掉牙的产品,但我却要和各位说说,还真不是这样。
无奈之选
变速箱作为汽车的三大件之一,其研发投入的费用不亚于发动机,如果查看一辆车的供应商配置表,在变速箱那一栏基本都逃不开采埃孚、爱信、JATCO等供应商,目前主流的汽车品牌中,有能力自主研发AT变速箱的只有奔驰、通用、现代、起亚等为数不多的几家,AT变速箱的专利技术可以说是非常紧俏,如果自家没有控股相关的变速箱生产企业,又不想被封锁,只能另辟蹊径。
而双离合变速箱最早研发出来是用在赛车上,赛车只是单一的追求快,对换挡平顺性基本没有要求,因为换挡顿挫和耐久性的问题,双离合变速箱没有实现“赛转民”。紧张的供求关系和巨额的自主研发成本让一些厂商只能“曲线救国”,绕开AT变速箱的技术封锁,选择了双离合变速箱,昔日不受待见的双离合一下成了“香饽饽”,说到这大家可能猜到了首先大面积推广双离合的大众汽车。
即使是双离合“重度用户”大众汽车厂商也不是完全自主研发,过去大众的干式双离合就是和LUK合作开发,而湿式双离合则是和博格华纳合作开发,和大众面临一样窘境的还有一众自主品牌和不愿在变速箱研发上投入成本的外国品牌。
不是范围广,而是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