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熟地、当归、 川芎有补血活血功效,枸杞子有滋阴作用,党参、黄芪有补气的效果,老鸭可以滋阴降火。因此,姜母鸭妙就妙在气血双补的同时,搭配鸭肉的滋阴降火功效,使得 此道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老姜除腥热身的药膳效果也是让人们普遍喜爱的主要原因,适合于秋冬季食用。
泉州姜母鸭
二、配方
原料:红面番鸭1只约1000克,老姜200克,猪棒子骨500克。
调料:芝麻油(以黑芝麻油为好)200克,广东米酒50克,冰糖20克,精盐10克,味精15克,特制黑、白粉末状药料包各2个(每2.5克1包)。
姜母鸭
配菜: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各1盘,杂面适量。
味碟:白糖30克、酱油150克、干辣椒10克、香葱20克、芝麻油少许(最好是用黑芝麻油,味道更浓郁)。
姜母鸭药料包配方制法(批量):
白药料包药材配比:山奈5克,白芷125克,良姜125克,南姜125克,白胡椒、白寇、党参、白芍、牛蒡、肉桂各50克,白术125克。
黑药料包药材配比:花椒50克,八角、桂皮125克,丁香5克,草果125克,首乌15克,香叶6克,陈皮、荜拨、辛茯、甘草各5克,紫寇、草寇、砂仁、川芎、玉果各60克,枸杞子5克,小茴香125克。
制法:将黑、白药料分别粉碎成粉末状,再分别包装为每2.5克1包即可。
姜母鸭
三、制作
制作方法:
(1)番鸭宰*后治净,取出鸭杂,将鸭身剁成3厘米大小的块,鸭头顺长一劈为二,再横着斩为两截。
(2)老姜去皮洗净,用刀在菜墩上拍松,再用手撕成条。
(3)猪棒子骨洗净,放入清水锅中,用大火烧沸后撇净浮沫,转用中小火熬至汤色乳白,捞出棒子骨。
(4) 炒锅置火上,放入芝麻油烧热,将鸭块倒入锅中,翻炒约15分钟,至鸭块水分将干且快熟时,撒入白色药料1包,续炒至药料香味溢出时,起锅盛入高压锅中,掺 入棒骨汤,调入精盐、味精、广东米酒和冰糖,再投入黑色药料2包,然后加盖上火,至上气后压约15分钟。锅离火,再焖约15分钟,揭盖,将鸭块捞出装入盆 中,锅中炖鸭原汤留用。
(5)净锅上中火,放入芝麻油烧热,倒入姜条翻炒至姜条水气将干且收缩变小时,撒入白色药料1包,续炒约3分钟,起锅装入大碗内待用。
(6)先把姜条分别装入火锅中垫底,再将鸭块分别盛入火锅中,然后将高压锅中的炖鸭原汤及适量棒骨汤分别倒入火锅中,再将火锅端上火,烧沸后,置于酒精炉上,随小料汁味碟及鸭心、鸭肝、鸭胗、鸭肠、鸭血、水发粉丝、洋白菜、水发腐竹等配菜上桌,即成。
(7)味碟调制:干辣椒去蒂去籽,切为细末;香葱择洗净,也切成细末;把酱油倒入一大碗内,放入白糖搅拌,至白糖溶化后,再放入干辣椒末、香葱末及少许芝麻油,待调匀后即成姜母鸭小料汁,然后将小料汁分盛于若干个小碗内作为味碟,待用。
(8)配菜切配:鸭心、鸭肝、鸭胗、鸭血均切片;鸭肠切节;水发粉丝、水发腐竹均切节;洋白菜切块。
(9) 姜母鸭上桌后,可先由服务员对其作一简介,再由服务员将火锅中的鸭块分别盛入客人面前的小碗内,让客人佐味碟中的小料汁蘸食。待客人吃完鸭块,再由服务员 将火锅中的汤汁舀入客人的小碗内舀时需撇开浮油 ,让客人慢慢地喝汤。然后由服务员向火锅中添入棒骨汤,烧沸后由客人自行涮烫配菜。最后还可根据客人要 求上一些杂面煮食。
姜母鸭
操作要点:
1、番鸭宰*后一定要洗净,且剁成的鸭块要求大小尽可能一致。
2、用高压锅压鸭块时,一定要掌握好时间,不可将鸭块压得过软。
3、姜条不可撕得太粗或太细,一般以0.8厘米粗细为宜。且姜条要沥干水分,便于炒制。
4、调制小料汁时加入白糖,是为了减低其咸味,但白糖切不可放得太多。另外,小料汁中的干辣椒末也不可放得太多,以微辣为好。
姜母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