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也是一个感冒高发季,孩子发烧使许多家长们谈“热”色变。退热贴也越来越成为有娃家庭的标配,用酒精或冰袋给孩子物理降温也是常态。不过退热贴对退烧到底有没有用?孩子能用酒精进行降温吗?儿童发烧会不会烧坏脑子?小儿发烧及发烧时该如何科学处理?孩子什么样需要马上看医生?本期我们《健康周刊》特别采访了相关专家,为焦急慌乱的家长们 “指点迷津”。其实,家长们只要正确了解儿童发烧的相关知识和真相,就可以从容应对,做好科学护理。
春夏之交也是一个感冒高发季,孩子发烧使许多家长们谈“热”色变。近日,上海长宁妇联、蛋壳育儿联合举办了“春天常见病预防及护理”科普讲座,上海女医师协会派出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急诊科主任贡海蓉医生,就小儿发烧及发烧时如何科学处理给家长们 “指点迷津”,其实,家长们只要正确了解儿童发烧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很好应对各种情况。
儿童量体温肛表才是最准确
发烧要量体温是常识,体温计有贴在额头上的,有量耳朵的,还有量口表和肛表,而近年来国外又出现了可咀嚼的。这么多量体温工具,哪个才最准确?
贡海蓉说,儿童量肛温是最准确的,成人量口温是最准确的,这是中心体温。其他所谓的腋温、耳蜗的温度、耳朵的温度等,都是仅供参考。
“体温的测量与环境也有重大关系,尤其是夏天和冬天。因为体温和环境温度是有差异的,如果是冬天,室内温度只有15℃~16℃,那身体的温差就会比较大,因为外界环境温度低,腋温就会比较低,体温就会有0.5℃或者0.8℃的误差,这时的温度不能用腋温或其他体温来准确判断。”
“看孩子是否发烧,最好的方法是看肛温”。贡海蓉说,半小时都始终维持在38℃以上,这时候就是发烧了。“孩子比如说早晨起来就37.8℃,有可能是真的发烧了。”
别用酒精给儿童物理降温
“孩子发烧怎么办?”贡海蓉说,最简单方法就是:让孩子多喝水,多出汗。如果孩子这时候想喝冷水,那也可以让孩子喝冷水;如果孩子能接受温水洗浴,也可以通过温水洗浴来降温,但这时要注意给孩子洗澡的水温应低于身体温度1~2度即可,如果水温偏低,孩子会出现发冷发抖的症状,肌肉一收缩,容易产生更高的体温。其实退烧药也是运用让孩子出汗、蒸发掉热量的原理来降温。
“能物理降温就尽量物理降温而不要吃药,但是儿童一概不能用酒精擦拭身体皮肤来降温”。贡海蓉强调,因为酒精会通过皮肤被吸收,儿童皮肤比成人要薄,只有成人2/3的厚度,特别容易引起酒精中毒。“如果在家中测量孩子体温发现已高烧到41℃时,就应立刻到医院就诊,因为41℃的体温就会增大烧坏脑子的风险;而孩子体温在41℃以下时,一般都不会有烧坏脑子的风险”。
三个月以下婴儿不要用退烧药
儿童发烧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用什么药最安全?贡海蓉介绍说,像瑞之清还有一些消炎镇痛类的药对儿童都是不合适的,儿童只能用“泰诺林(对乙酰氨基酚)”和“美林(布洛芬)”这两种药!美林是6个月以上孩子适用的;泰诺林一般是3个月到6个月孩子适用的;3个月以下的孩子是不主张用药的。因为3个月以下的新生儿,皮肤非常薄,只需要少穿一些或松一下襁褓,婴儿就可以解热了。因为孩子身体是有病毒或炎症感染之后才会发烧,实际上,退烧药对孩子本身疾病没有任何帮助,目的在于让孩子感觉舒服一些,同时也让家长们放心。
那么孩子会不会由发烧转成“肺炎”呢?贡海蓉说:“一般感染引起的发烧都不会超过42℃,由感染导致的肺炎也并不是发烧。”
儿童发烧时需观察其精神状态
“儿童发烧时应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孩子发烧时是蔫蔫的,烧退之后很快就会活蹦乱跳了。贡海蓉说,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发烧,会特别紧张,其实发烧反倒是一个好现象。因为疾病需要有一个发展过程,发烧本身就是身体内的白细胞、抗病毒的细胞在迅速工作。如果是一位重症感染的孩子,体温不升高反而一直在下降,这就说明孩子体内的免疫细胞正好全部下岗了,反而问题就会很大。相比之下发烧会对抗病产生好的影响。”
贡海蓉还提醒,5岁以下儿童,他们的大脑正在发育,发烧时很容易出现高热惊厥,这时候家长们就需要把孩子的体温控制在38.5℃左右,最好不超过39℃。
孩子什么样需要马上看医生
贡海蓉说,孩子如果有以下5种情况必须马上就医:
1.3个月以内新生儿发烧,尤其是尿路感染等引起的发烧;2.当孩子发烧超过40℃,精神状态也不太好;3.如果孩子身上有皮疹、麻疹、水痘、风疹等引起的发烧;4.如果孩子6~8小时都没有小便,身体发烧很厉害已通过皮肤在脱水,且没有食欲;5.孩子已发烧两天,但症状消失后24小时又复发。
5%的儿童会发生高热惊厥
高温惊厥是一个突然性的短暂性肌肉抽搐,发病时会有一个短暂性神志的丧失,所以高温惊厥是对发烧的一个强烈反应。那么,在家里该怎么处理孩子高温惊厥呢?贡海蓉教给了家长几种做法:
第一种:需要纠正孩子的睡姿,让其侧过来睡。侧睡方便孩子嘴巴里分泌物的流出,在这个位置下可以把孩子的衣服全部松开,因为衣服在高温惊厥时会把孩子的脖子吊起来,容易引起呼吸不畅。家长们千万别把手指或硬东西塞进孩子的嘴巴里,高温惊厥状态下儿童的舌头根是往后的,不会咬到自己舌头,但有可能会把放进嘴里的东西咬断或让换牙时松动的牙齿掉下来。
第二种:要避免尖锐的东西放在孩子身边。孩子如果用牙咬住尖东西,容易刺破嘴巴;如果在高热惊厥时不小心突然掉下来碰到尖锐的东西,皮肤会被刺破。
第三种:不要在高温惊厥下刺激孩子。高热惊厥时越刺激孩子,孩子反而会抽搐越厉害。
贡海蓉主任还说:“家长们可以将侧着睡的孩子轻轻拍拍,然后打120或是抱着孩子立刻到附近医院就诊。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高温惊厥在1~2分钟以后就会自行缓解,5%的孩子会发生高热惊厥的现象。”
“如果家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都有过高温惊厥的现象,那孩子的发病率就会略偏高。发生高温惊厥说明孩子的大脑兴奋性比较高,在年龄发育段容易把兴奋性泛化。3分钟以内的高温惊厥对孩子是不会有影响的,也不需要让孩子服用任何抗惊厥药物,以免有副作用。”
“高热惊厥发病时会有一个明显特点——都是在发烧的第一个24小时之内发生的,因为这时候孩子的大脑还没有接收到突然来的高烧,在没有预防的状态下却有一个预备工作,这就引起了孩子特别容易兴奋,从而导致高热惊厥。”
相关链接
对付儿童发烧,退热贴没啥用
退热贴越来越成为有娃家庭的标配,小儿发烧,先往额头贴一贴,省得体温太高“烧坏脑袋”。不过退热贴对退烧到底有没有用?儿童发烧又会不会烧坏脑子?近日,北京世纪坛医院新生儿科主任王天成和北京协和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宋红梅,就为家长们聊起了“退热贴那些事儿”。
退热贴带走热量有限。退热贴一般是靠水凝胶的水气挥发带走热量的。王天成介绍,市面上常见的退热贴有很多种,因为温度低于人体温度,因此贴到孩子额头上后,通过接触传导可以起到降温作用。有些退热贴还添加了薄荷、冰片等中成药成分,像清凉油一样有“使皮肤感觉清凉”的作用。“退热贴不是药物,算是一种辅助医疗手段。” 王天成说,本质上,它就是一种物理降温方式,和生活里常出现的“把湿毛巾盖额头上”没什么不同。除了退热贴之外,温水沐浴、酒精擦身、敷冰袋等物理降温的做法也很常用。
但事实上,发热是身体在细菌、病毒刺激下的防御反应,是对免疫系统的刺激和启动。物理降温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发热,只能局部暂时降低身体温度,而且使用不当甚至可能给孩子带来新的危害。
宋红梅在讲解小儿发热的科普文章中曾提道:小儿皮肤很嫩,皮下毛细血管比较丰富,体表面积又相对较大,全身擦酒精可能带来中毒隐患。而用冰袋敷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通过的部位的确能带走一些热量。但高烧的小孩身体本来就很热,忽然接触过凉的冰袋会引起寒战,这时肌肉收缩产生的热量不一定比冷敷带走的热量少,而且会引发孩子不舒服的感受。此外,王天成也提到,有些小孩在贴上退热贴后皮肤发红发痒,会出现过敏症状,家长需要密切注意。
王天成表示:“其实在孩子发热时,家长可以给小孩适当少穿一点、加强空气对流、多喝温开水或温盐水帮助孩子出汗,都可以让他们尽快退热。”
普通发烧不会烧坏脑子。对于家长谈之色变的“烧坏脑子”,王天成表示这个说法“不大科学”:发热本身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症状”,它可能由颅内感染(也就是脑炎)引起,可能由肿瘤引起,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只要不是超过41摄氏度的超高热或长期发热,就不至于“烧坏脑袋”。
而且人的体温会通过血液流动达到平衡,并不是贴块退热贴,把额头一小块皮肤的温度降低了一点,就能把颅内的温度也降低。宋红梅也讲到,退热贴“只作用于额头一小片体表面积,且额头下毛细血管很细,带走的热量很少,还可能给孩子造成不舒服”,因此,“治疗儿童发热首要原则是提高孩子的整体舒适度,而不是把重心放在维持正常体温上。”宋红梅说。
王天成建议,孩子体温到了38摄氏度就应及时使用退烧药。多喝水,多出汗,重复给药,孩子发热“病情很急却未必很重”。他还解释,孩子发烧温度上升得快,并且越是体质较好的小孩,发热反应会越强烈,温度也更高,因此稍早使用布洛芬等退烧药可以更快把体温控制住,避免高热惊厥的发生。
孩子反复发烧吃啥好?宋红梅建议,儿童发烧时饮食要清淡,避免高脂和刺激食物;发热期应以清淡半流饮食为主,如米汤、蔬菜汁、粥、面条等,少量多餐;由于发烧能量消耗比较大,如果发烧时间比较长,需要增加食物量,例如鱼、肉、蛋、奶、豆制品的摄入,以补充消耗,并注意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冬瓜、萝卜、梨、枇杷、橘子等具有清热、止咳化痰作用的食物;如果孩子胃口欠佳,煲些汤水既可以补充水分,又可以补充营养和缓解症状,例如罗汉果枇杷叶炖肉末、青榄柠南北杏炖排骨、无花果雪耳炖瘦肉、南北杏无花果炖瘦肉,应鼓励孩子把汤渣也一起吃掉。(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