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希拉里.普特南,阐述了一种名为“缸中之脑”的假想。
简单来说,就是假设有个邪恶科学家,把某个人的大脑取出,放置在可以维持大脑活性的缸中,将神经末梢连接到一台可以传输信息的计算机上,让大脑误以为自己依旧正常生活。
那么,你怎么证明,自己不是“缸中之脑”?
《苏菲的世界》,其实也可以视为另一种“缸中之脑”式的假想。
故事的起初,在于苏菲收到的一封封寄给席德的来信,在这个过程中,她跟随神秘的导师艾伯特,回顾了一整个西方哲学史,从关于世界何时从无到有的哲学思考,一直到意识到自己也不过是一个书中的人物,身处在艾勃特上校寄给女儿席德的书中。
而艾勃特上校和席德,又是我们正在读的《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的故事人物,谁又能保证,我们这些读者,不是另一部书的出场人物呢?
故事中对西方史上的种种哲学命题的思考和回顾,可谓精彩至极。
人生的三大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何处去?”,看似简单,但几乎无人答得上来。
就以“我是谁?”来说,撇去你的姓名、人际关系、社会身份、生物学上的分类之后,你能说得清楚“我”到底是谁?
《苏菲的世界》,就是在思考和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并在结尾给出了“我们都是星尘”这样一个颇具浪漫主义的答案。
换作萨特、加缪这样的存在主义或荒诞主义者,对世界的看法多半要悲观得多。
类似的哲学思辨,在我们中国古代,同样也早已有之。
庄子的蝴蝶之梦就是如此,到底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还是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
不论古今中西,哲学都是围绕着人来展开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很难接受自己苦心经营的人生,不过像庄周梦蝶一样虚幻缥缈。
美国的动画《Rick and morty》里就有一段非常经典的情节,morty的外公Rick造了一个微型宇宙,就为了给他的车子充电,颇有存在主义式的荒诞。
《苏菲的世界》则赋予了一种抗争命运的英雄主义在其中,即使我们不过书中人,也是一颗闪烁的星尘。
这部书作为西方哲学的启蒙作,算是非常合格的,可能也跟作者乔斯坦.贾德本身担任过文学与哲学的教师有关系。
《苏菲的世界》里,虽说谈及了西方哲学史,但都算是浅尝辄止,不会有让读者觉得过于晦涩难懂的部分。
也没采取枯燥的理论式讲解,而是把哲学理论融入到苏菲和艾伯特的对话之中。
读者可以跟着苏菲的步伐,游览整个西方哲学的历史沿革,对话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等哲人。
对哲学有兴趣的同学,这本书推荐读一下。(不过也别指望靠一本书就变成哲学大师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