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开始学习走路时,他们的步态可能类似于“挑担样”,虽然姿势看起来不够美观。然而,这并不影响父母们对于宝宝能够独立行走的喜悦和兴奋。在宝宝能够行走一段时间后,罗圈腿、o型腿或X型腿等不良腿型的出现以及垫脚走路等不正常的步态会使许多父母感到忧虑。
实际上,针对婴儿出现这些异常姿势的情况,各位父母无需过度担忧。通过一定的干预训练,这些姿势问题是可以得到纠正的。
1. 什么是X型和o型腿?
X型腿和O型腿是儿童肢体发育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异常腿型。正常腿型在双脚并拢时,膝盖可以完全贴合。如果双脚并拢时,膝盖之间存有缝隙,髖关节呈现出向内翻转的位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O型腿,又称罗圈腿,医学上称之为膝内翻。同理,如果双膝紧贴时,双脚之间不能完全闭合,髖关节呈现向外翻转的位置,这就被称为X型腿,或者膝内扣,学名膝外翻。
2. X型和O型腿的表现
X型腿患者因膝盖向内扣,使得膝盖Q角增大(大腿股骨与胫骨不成一直线,而呈现一定的锐角)。此外,扁平足、足弓塌陷无力、足外翻、小腿旋内、膝外翻、大腿内旋和臀肌松弛无力等问题在X型腿患者中较为常见。
O型腿则呈现出相反的问题。高足弓、足内翻、小腿外旋、膝内翻、大腿外旋和臀肌紧而无力等状况在O型腿患者中较为常见。此外,如果O型腿患者的身体重量过多集中于膝关节内侧关节面上,过度的压力和摩擦力可能会导致膝关节内侧软骨面的磨损。
3. X型和O型腿的危害
无论是O型腿还是X型腿,均属于下肢力线异常的范畴。下肢力线异常指的是下肢骨骼排列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导致受力情况发生改变。O型腿和X型腿均可引起力线异常,进而在跑步过程中可能出现肌肉受力不均,肌肉协调性下降,身体平衡感不佳,行走摇晃不稳及容易跌倒等症状。对于儿童而言,下肢力线异常还可能影响到其正常的走路姿势和运动姿势,导致运动能力受限。
4.X型和O型腿的形成原因
站立、行走和负重过程中出现过早的异常表现,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所导致,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长时间维持错误的姿势,如学步车等,可能导致下肢过早负重,从而增加骨骼和肌肉的负担,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2. 营养不良也可能对下肢的生长发育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过早站立、行走困难等问题。
3. 早产、运动障碍、脑瘫、肌张力异常等疾病也可能导致下肢过早负重困难或异常表现。
4. 足部结构问题,如扁平足、内外翻足等,可能影响站立、行走的稳定性和平衡性。
5. 不正确的坐姿,如跷二郎腿、“葛优躺”等,可能导致肌肉疲劳、关节炎症等问题,进而影响下肢的正常功能。
因此,对于站立、行走和负重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表现,需要及早进行评估和干预,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和康复方案,以促进下肢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功能恢复。同时,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注重孩子的姿势管理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预防类似问题的发生。
5. X型和O型的矫正训练方法
1、出生后,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在婴幼儿阶段,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在保证充足的奶源供应的前提下,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
2、鼓励婴幼儿进行早期爬行训练,避免使用特殊跪坐姿势,例如“W”形或双足上的臀部姿势,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以促进下肢骨骼的健康成长。
3、日常矫正:直线走,是消灭“内八字”的最简单方法,效果也很好,直线走时要求脚尖向前,双脚平行,一前一后都会在一条直线上。配合深蹲,外侧踢毽子,多加练习之后,“内八字”会慢慢改善。而“O型腿”则多使用盘腿坐,青蛙趴等等的姿势训练配合搭桥运动,平板支撑等等的肌肉力量训练进行矫正(具体可以咨询运动治疗师)。
4、按摩矫正:内八字脚可以通过大腿外侧肌群进行矫正。“O型腿”则需要拉伸腹直肌,腹内斜肌,臀大肌,髂腰肌,内收肌,膕绳肌,放松股四头肌与髂胫束(具体可以咨询运动治疗师)。
5、支具矫正:选择专业的足部矫形器具内八字矫正鞋、儿童矫正鞋,矫正鞋垫。(具体需要到科室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