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精妙缩影,也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其中,也包括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令人惊奇的是,在曹雪芹所处的年代,中国的经济学并没有那么发达,西方的管理学还没有从发达国家引入中国,可是,在《红楼梦》里,曹雪芹却非常成功地描写出一些精彩的管理故事,让读者能从中看出深刻的管理思想,令人赞叹!在《红楼梦》里,读者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管理智慧,与西方管理理论相比,中国古代小说所展示的管理理论和智慧,是毫不逊色的,是“中国式管理”的堪称典型的案例。下面,从《红楼梦》所描写的故事中,选择三个精彩案例进行分析,与读者朋友共赏。
典例一,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用的是责任管理的妙招
第一,王熙凤有了贾宝玉的推荐,王夫人的赞同,以及贾珍的授权,便有了“协理宁国府”充足的底气和管理的权力。
宁国府尤夫人病了,秦可卿去世,府中乱成一团,宁府里的男人们既没有能力,又怕担责任,怕累怕麻烦,都不想插手,宁府正物色人来处理乱局,贾宝玉隆重地推荐了王熙凤。宝玉身份特殊,对凤姐的推荐很有力度,而且,这一推荐还得到了宝玉的母亲,贾府的关键人物王夫人的赞同,王熙凤有了宝玉和王夫人这两票赞同票,况且王熙凤又是一个乐于表现,喜欢揽权管事的人,协理宁府的事便成了一半。还有,宁府的家族领头人贾珍正愁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替他管理乱局,当他得知宝玉推荐了王熙凤,心里非常高兴,马上就同意了,他知道凤姐有能力管好宁府,凤姐协理宁国府的事,就这么定了。
凤姐剧照
王熙凤有了宝玉这“一少”的推荐,加上平时贾母这“一老”对她的疼爱,而且还有实权人物、王熙凤的姑妈王夫人的支持,王熙凤进入宁国府协理,靠山就很硬了。而贾珍对王熙凤的赞同和支持,就等于给了王熙凤治理宁国府的“尚方宝剑”,在贾珍这位家族头领的授意下,凤姐有了管理宁府的人事权和财务权。何况,贾珍还特意为凤姐立威,他命人每天将上等菜肴送至凤姐的处事厅,为凤姐撑腰,这对于凤姐在宁府打开局面是非常关键的支持。
凤姐与贾母
第二,王熙凤从乱局中理出头绪,找到乱局形成的原因,并很有针对性地采取了有效的管理对策。
面对着宁府的混乱局面,“凤辣子”经过观察和分析之后,她立马看出了乱局的症结所在,他对乱局进行了归纳,她说:“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责,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事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约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第十三回)她指出:“此五件实是宁府中风俗”。凤姐果然厉害,看事很准,思维清晰,善于归纳,直指症结之所在。
紧接着,凤姐对症下药,一一采取管理对策:一是查核人口,摸清底细;二是定下规矩,树立威信,令行禁止;三是包干到人,一人一岗,建立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四是订造簿册,仔细登记,定量管理;五是身体力行,有错必罚,绝不让下面徇私舞弊。
如此精准而又周详的管理策略,即便是从现代管理的角度看,也是非常切实和高明的。凤姐一就任,就做到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是很可贵的。她以“法”治“乱”,切中要害,治标又治本。经过“凤辣子”雷厉风行、铁面无私的一番整治,宁府的面貌焕然一新:“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此番出手,表明了王熙凤确实是一位杰出管理人才,难怪小说的作者感慨说:“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三,王熙凤根据管理规则,严格执行赏罚措施,“*鸡吓猴”,令行禁止,镇住了宁府的所有人。
如果说在前面,王熙凤是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话,那么,紧接着,王熙凤使的便是“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管理方法。王熙凤仔细定了规则,并强调规则的权威性,决不允许例外。她刚一上任,便立即召集宁国府各管事开会,严肃宣布:“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同上)这“就职演说”是非常厉害的,有贾珍的授权,王熙凤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既托了我……”;而且,她立马踩了别人的肩膀来立威:“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接着,她开始表现出六亲不认了:“管不得谁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义正词严,铁面无情,气派凌厉,威风凛凛,俨然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决断者。
为了立威,凤姐开始“*鸡吓猴”,她逮到了一个迟到者,说:“明儿他也睡迷了,后儿我也睡着了,将来都没了人了。本来要饶你,只是我头一次宽了,下次就难管,不如现在罚的好。”她拉下脸来,喝命道:“带出去,打二十板子。”她掷下宁国府的对牌,要宁国府的大总管来升,革迟到者一月银米。如此一来,“众人不敢偷闲,自此兢兢业业,执事保全,不在话下”。凤姐知道,有规可循,方能令行禁止,经凤姐一整治,宁国府的乱局不再乱了,人归位,事顺当,一片新貌相。于是,宁府“合族上下无不称叹”,此后,“有脸者服钤束,无脸者求上进。”
王熙凤一上手,管理就很到位,“就职演说”之后,立马祭出了“*威棒”,以保证有规必遵,违规必罚。这不是非常精彩的管理的例子吗?这样的故事写进了管理教科书,也毫不孙色。
第四,王熙凤摸底造册,既实行了“责任制”,又设立了监督机制,既防止偷懒,又堵住了财务漏洞。
王熙凤虽识字不多,但他超常精明,在管理上是很有一套的。首先,为了做到心中有数,她先调查摸底,她命丫环彩明订造账册,对所要开支的项目,预先作好估计,并要求家仆拿来花名册查对,弄清家底。这实际上是一种“预算控制”,有预算,心里有底,不会出大错。
其次,在发放实物时,凤姐“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做到“某人该管某处,某人该领某物,弄得十分清楚”。比如,当荣国府的四个执事人来领牌时,要先呈上“贴儿”,凤姐便命丫环彩明念“贴”,她听后便知有两项超支了,于是,她便掷回贴子,严加斥责。不难看出,这“贴儿”其实就是“采购申请单”,所有“贴儿”都已经有之前彩明的预算做参照,据“贴儿”发放实物时,又经凤姐亲自审定,超预算的或冒领的,一概被否决。同时,凤姐还根据“贴儿”的预算记录,来判断哪些实物该领而又未领的,以此来督促下属要按时办好该办的事。因而,偷懒的是无法逃不过她的眼睛的,她说:“我算着你们今儿该来支取,总不见来,想是忘了。”凤姐的这种“预算控制”管理方法是很厉害的,恐怕宁府里的男人们都想不出来,凤姐确是“裙钗一二可齐家”的女中豪杰。
再次,为了落实责任,保证执行有力,使管理目标能无折扣实现,凤姐很出色地推行了“岗位责任制”。凤姐刚一上任,便要求宁府各类人员,按职责分工,各司其职,把任务落实到人,她让那些管事干事的人一个萝卜一个坑,不允许相撞,也不能偷懒。在办理丧事时,她将办丧的事和家务杂活仔细分类,并按任务大小实行定员定责,以四人到四十人为一组,各组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只要求他们按规定完成任务,别的事一概不管,即是说,管好分内之事,对分外之事一概不许插手。分内之事如做不好便要受罚,“要少了一件四人分赔”,“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问这看守的赔补”。职责分工之后,“众人自然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前只捡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事没个招揽……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去接客。这些无头绪、推托、偷闲、窃取等弊端,次日一概都蠲了”。(同上)
此外,凤姐把授权和审核两项大权紧紧抓在自己手里,以保证责任能得到彻底落实。她把执行、记录和保管等不相容的职责分由不同人来承担,比如由丫环彩明负责记录,而采购员和库房保管员则分别由另外的两个人来负责。有一次,王兴媳妇要去买线,得先向凤姐报称“领牌购线,打车轿”,然后将一个“贴儿”递上去,凤姐命彩明念“贴”,知数目相符后,命彩明登记,然后她才取荣国府的对牌掷下,令王兴媳妇方去采购……,待王兴媳妇交过牌,取了买办的回押相符,然后方予领取。显然,对这一采购过程,有非常严格的财务控制,形成了互相牵制的监督机制。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凤姐的这一套管理方法,有预算,有清单,还有登记、采购、仓管,特别是还设立了监督机制,有很明确的“岗位责任制”,乍一看,还以为凤姐是按照“公司法”在进行管理,凤姐这位“管事媳妇”,果然了得,顺顺当当地把宁府的乱局给理顺了,她在宁府的管理故事,堪称为责任管理的典型案例,值得企业家们重点关注。
典例二,“探春理家”:开源节流,落实“承包责任制”
探春是贾政的小妾赵姨娘的亲生女儿,处在“庶出”位置上,她原本是地位不高的“三小姐”,可是,她却有一个很吓人的诨名——“镇山太岁”。在大观园里,人们常称探春为“玫瑰花”,美丽,但浑身带刺。探春也有她很不如意的方面,她有一位自作聪明、喜欢惹事、常被作弄的母亲,还有一位心眼坏、不争气的弟弟,但是,探春在“十二钗”中,其排位却仅次于黛玉、宝钗、凤姐,高居第四位,探春是作者浓墨重彩的一位奇女子。
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里,作者描绘大观园的美女们成立海棠诗社的事,而这诗社的发起人和策划者便是探春,正是她想到了成立诗社这样的妙策,让大观园的年轻女子们能一起吟诗比词,能有一个轻松聚会环境,能避开那些守旧的长辈的管束,能自在自为,喜逐颜开。策划成立诗社,这已经显示出探春有很强的谋划和组织能力。
在七十四回“惑奸谗抄检大观园,矢孤介杜绝宁国府”里,作者描写了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王夫人,突然出手,以霹雳手段行抄检之事,当时,大观园里人心恐慌,局势很乱,而探春则显得异常冷静,当依仗王夫人权势的王善保家的抄检大观园时,想搜查探春的身体,以此来羞辱这一位“庶出”的“三小姐”,探春对此岂能容忍,她狠狠地给了王善保家的一个耳光,让这位刚上任的“实力派”奴才狼狈不堪,面子全丢了。这充分显示了探春有胆有识,敢作敢为的性格。
大观园里的探春比贾府中的任何一位男士都有气度和能力,是名副其实的“巾帼不让须眉”。而《红楼梦》中“探春理家”的故事,是非常精彩的管理故事,当王熙凤的管理遇到危机时,贾探春走马上任,在大观园里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成效十分显著。在探春、薛宝钗、李纨的新领导班子的管理下,大观园被盘活经济要素,落实责任制,推行按劳取酬的管理机制,增加财富,非常成功地推行改革,值得重视。
第一,大观园里,探春被推上“理家”的新管理岗位是最为合理的,她是接替凤姐的最合适的人选。
首先,探春历来气魄大,想做大事,而且很有能力,特别是对“理家”很感有兴趣,所以,从个人原因看,探春具备了管理的素质。
其次,探春接受了管理权,得到了王夫人和王熙凤的支持。而有了贾府家务管理这两个实权人物的支持,探春的后台就很硬了。王夫人之所以支持探春,是因为探春对王夫人比对她的亲生母亲赵姨娘还要亲,探春是王夫人养大的;而且,城府很深的王夫人心里很清楚,由这位“庶出”的“三小姐”来接手管理,替凤姐当当风,让府里人消消怒气,这抢不走“王氏”(王夫人、王熙凤)在贾府的权力。而王熙凤之所以支持探春,是因为她对探春非常欣赏,她相信探春有能力来接替她把家理好。当大观园里有人说起探春时,凤姐满口称赞说:“好,好,好!好一个三姑娘,我说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王熙凤对其他姑娘都不称心,“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得,又是咱家的正人,……正该和她协同,大家做个臂膀,我也不孤不独了。”当探春要接手理家时,凤姐一再叮嘱平儿:“他虽是姑娘家,心里却事事明白,不过是言语谨慎。他又比我知书识字,更厉害一层了。……倘或他要驳我的事,你可别分辩,你只恭敬越说驳的是才好。千万别想着怕我没脸,和他一强,就不好了。”(见第五十五回)凤姐赞赏探春,并对探春大力支持。
再次,探春不仅是有能力有气度,而且,她对贾府这偌大的家族是了解得比较深入的,她清醒地认识到贾府所面临的由盛而衰的严峻现实,还有,她对贾府各种负复杂关系也是心中有数。“敏探春”对于贾府的人和事是很敏锐的,她曾深刻指出:“整个贾府个个都像乌鸡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非常形象而准确地揭露了贾府的人事关系。
探春对贾府中各种人物的关系和地位,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比如,探春知道贾母的地位非常特殊,是至高无上的“老祖宗”,探春对贾母特别敬重和孝顺。有一次,贾母开中秋宴会,宴会时间长,很多人都走了,而探春却忍着无聊和困乏,一直陪着贾母到宴会结束。再如,探春对王夫人的本性和地位也是知晓的,王夫人外宽内窄,心机极深,而且,王夫人是皇妃元春的母亲,是贾府的宠儿宝玉的亲娘,又是掌权立家的“凤辣子”的亲姑妈,还是京城“卫戍司令”王子腾的亲兄弟,探春视王夫人比亲生母亲还要亲,探春对王夫人也是非常孝顺的。有一次,因为鸳鸯拒绝给贾赦作妾的事被贾母知道了,贾母知道了鸳鸯差点被抢走,非常生气,贾母在责骂邢夫人时顺带也骂了王夫人,在场的人包括薛姨妈、王熙凤等都不敢为王夫人申辩,只有探春站出来为王夫人说话,直说贾母骂错了人,既消除了对王夫人的误解,还博得贾母一笑,让贾母当然认了错。“敏探春”既坦然维护了王夫人,又博得了贾母的疼爱。如此聪敏的人接权理家,是再合适不过了。
最后,探春思维敏锐、才华出众,学本事很快,她长期跟着王夫人,并经常与凤姐在一块,与平儿的关系也很好,这让她能有机会接受到各种“内幕”信息,并积累了不少管理经验,所以,他对于贾府的财务状况,对于府里隐藏着的危机,对于贾府这挥霍惯了的大家族入不敷出的状况,是非常了解的。而且,探春也很清楚,府里的管理开始乱了, 王熙凤管得越来越吃力了,而这正好激发起探春兴利除弊的雄心。所以,探春是接手凤姐执掌“理家”权力的最适合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