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理家
第二,探春走马上任,便借着处理她亲舅丧事的例银“点火”,并把“火”烧向她的亲娘,以此来立威。
贾府是一个大家族,府里关系异常复杂,不仅主子之间有矛盾,而且奴才们也各个个不是省油的灯,不乏刁钻之徒,探春刚上任,就有奴才开始讲风凉话了:“刚刚的倒了一位‘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越发连夜里偷着吃酒玩的工夫都没有了”。这回,有奴才想给“镇山太岁”来一个下马威。恰巧,赵姨娘的兄弟赵国基去世了,正要办丧事,此事被刁钻的吴登新媳妇知道了,她盘算着以此来刁难刚上任的探春。她想:“若办得妥当,大家则安个畏惧之心;若少有嫌隙不当之处,不但不畏服,一出二门,还说出许多笑话来取笑。”可是,这回这奴才失望了,探春对于她舅舅赵国基去世,只是依“祖宗旧例”送去帛金,仅给了二十两银子,并没有越例,这让吴登新媳妇碰了一鼻子灰。
不过,此时探春的亲娘却来找搅局了。赵姨娘在凤姐当政时老被欺压,憋了一肚子气,此时她以为自己的亲闺女掌权了,她得多出口气,当她知道探春照旧例给银子时,非常生气,便闹到了“议事厅”,找探春来兴师问罪,她大声说:“你不当家我也不来问你。你如今说一是一,说二是二。如今你舅舅死了,你多给了二三十两银子,难道太太就不依你?”探春尚没听她说完,便已气的脸白气噎,她抽抽咽咽地一面哭,一面问道:“谁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检点,哪里又跑出一个舅舅来?我倒素习按理尊敬,越发敬出这些亲戚来了。……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也不知道谁给谁没脸?”(第五十五回)本来,赵姨娘内心忿恨,想来问责探春,而探春却觉得她绝不能容忍赵姨娘对她如此侮辱,于是,对亲舅舅,探春索性也不认了,还抗议赵姨娘当众闹腾她们的母女关系。此时,“庶出”的心结让探春感到自卑,她索性拿她亲娘出气。此事也惊动了正休产假的王熙凤,她派平儿来说情,想说服探春给她亲娘一些妥协,加些银子,可是,探春硬是不妥协,不顾亲情,硬邦邦地给顶了回去,坚定维护她认定的管理制度。
“镇山太岁”的不徇私情的管理原则够厉害的,按定例给亲舅舅的丧事派银两,驳斥她亲娘,拒绝凤姐的建议和平儿的说情,这是真正的“铁面无私”。如此不顾亲情,不理会前任领导,不徇私破例,执法如此之严,此事之后,大观园里还有谁敢不服气?此后,在探春面前,做事的、阿婆们、丫环们,特别是“刁奴”们,也都乖乖听话了。贾探春这一把“火”烧得够绝了。
第三,探春积极推行“开源节流”的管理原则,以此来重振贾府的经济状况。
探春接手贾府的管理,她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贾府开支庞大,入不熬出,收支严重不平衡。府里浪费现象严重存在,财务已陷入困境。对此,以探春为首,李纨、宝钗积极配合,组成新的管理班子,很有针对性地实施了新的财务管理措施,以化解危机,而其基本策略主要体现为“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
首先,在“节流”方面,探春先从府里的重要人物下手,削去不必要的开支。府里的公子哥儿一般是惹不得的,而探春却先取消了宝玉、贾环、贾兰三人上学时买点心、纸、笔等的费用,一年各能省下八两银子。探春认为,此项开支已经以宝玉等上学之名补贴给袭人、赵姨娘和李纨的,而她们三人本就各有月银,不必再重复补贴。多出的开支,必须取消。此外。探春还免去了大观园里每个姑娘每月的头油脂粉费二两银子,因为每个姑娘每月已有二两月银,再多发银子属于重复、浪费。
拿宝玉等“开刀”,这可是够绝的,在贾府里,谁敢惹宝玉呢?也只有探春才敢,即便是凤姐这位“巡海夜叉”掌权时,亦不敢对宝玉“下手”。探春观察敏锐,敢作敢为,以理服人,果断改革,严树典型。要知道,最先被削去开支的这三个人可不一般:宝玉是府中第一受宠的公子,贾母的心肝宝贝;贾环是探春的亲弟弟;贾兰是管理班子里的同事李纨的儿子,而且还是一位寡妇的儿子。探春由此“下手”来推行改革,谁敢不服?
其次,在“开源”方面,探春集思广益,将消极的理财方式改变为积极的聚财方式。探春受到精*奴才赖大家的管理花园的启发,提出了大观园新的管理方案,变“支出”为“收入”。赖大家的花园没有大观园的“一半大”。树木花草也少得多,但是,探春了解到园子却有收入,她说:“这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儿, 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由此她悟出了一个道理,大观园中所生产的稻米、竹笋、莲藕、花果、鱼虾等,一年也值个四百两银子,如果没有合理利用,就被糟蹋了。因此,她提出委派园中服役的婆子媳妇分别承包了去,这除了能供应姑娘们的头油脂粉、瓶花鸟食等外,还能节省了一大笔费用,而且,承包的人也能自享其成、获得盈余,另外,由于花木竹稻、园内设施等均有专人管理,大观园就更加整洁有序了。
这样的“开源”方式,比起当时王熙凤偷偷拿银子去放高利贷要高明得多,这是大观园里划时代的改革。之前,荣国府不单是个计划性的家庭单位,而且还是一个纯粹消费型的家庭单位,大家只管享受,等着上面赋予开支,财政慢慢消耗掉,缺少有效的生财之道,更缺少相应的责任制。探春的这一改革实施之后,变支出为收入,通过内部措施的更新,增加了收益,开变成了“消费”与“生产”并举了。这是对王熙凤旧的管理体制的大胆革新,是对贾府传统管理体制的大胆挑战。这里所推行的是非常高明的“承包责任制”,探春所推行的改革值得深思。
当然,这不是探春一个人想出来的,而是领导层的共同决策,探春善于集思广益,改革的规划、细节和规定等,不少是采纳了宝钗等的建议。探春、宝钗、李纨这三人的组合是比较合理的,探春凌厉,宝钗圆润,李纨温和,他们互相配合,能应对贾府里的复杂关系,并能突破传统惰性,顶住来自于贾母、王夫人等的压力,实施大胆改革,而探春作为领头人,决定了改革的基本风格。
大观园的新领导班子
探春的改革引起了诸多议论,而黛玉和宝玉的议论是见解最深刻的,黛玉病愈之后对宝玉说:“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他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宝玉道:“你不知道呢,你病着时,他干了好几件事,这园子也分了人管,如今多掐一草也不能了,又蠲了几件事,单拿我和凤姐姐作筏子禁别人,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见第六十二回)
从经济管理的角度看,最根本财务管理原则就是“开源节流”,困难时,“节流”是必须的,是解决危机的办法,对于救活企业是非常必要的。而要“节流”,就要改革分配制度,而分配制度的改革是会得罪人的,做不好,就无法“节流”,也无法将改革进行下去,探春拿宝玉等“开刀”,以表明坚持改革的决心,这干得很棒!而“开源”能为企业注入源头活水,这当然比“节流”更重要,没有“源”哪有“流”,“开源”有创新,它不仅仅是“盘活”旧资产,而是创造了新的机制,探春推行的“承包责任制”,就是“开源”的新机制。
第四,探春为了落实好“承包责任制”,配套地推行了新的激励机制。
王熙凤掌权时,一手遮天,用的是霸权管理,或称集权式管理,主要用强压来实现管理的效率,以重赏重罚来让奴才们服从。探春接手管理之后,管理方式改变了,她主要不是靠强势压制来推行管理,而是注重把权和责明晰地落实到相关人员头上,利用责与利来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形成有效激励机制。
首先,探春的新管理规则把大观园的维护和开发两方面结合起来,把花木养护、美观园子和多余花木的出售结合起来;其次,新的管理规则选择有专长的人来承包经营,承包人有维护园林的责任,并有责任上交一定产品供大观园使用,同时,他们也有权将剩余产品自己拿去卖钱,以获得收入。
在探春等看来,这样的“承包责任制”的优势是:“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自然一年好似一年了,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致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 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李纨也说:“园子有人打扫,专司其职,又许他去卖钱。使之以权,动之以利,再无不尽职的了。”(同上)
值得注意是,探春在管理改革时,积极采纳宝钗的建议,不仅注重责任与激励,而且,还注重公平原则,兼顾到各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在“议事厅”商议对大观园管理的新策略时,宝钗认为:“如今这园里几十个老妈妈们,若只给了这个,那剩的也必抱怨不公。我才说的,他们只供给这个几样,也未免太宽裕了。一年竟除了这个之外,他每人不论有余无余,只叫他拿出若干贯钱来,大家凑齐,单散与园中这些妈妈们。他们虽不料理这些,却日夜也是在园中照看当差之人,关门闭户,起早睡晚, 大雨大雪,姑娘们出入,抬轿子,撑船,拉冰床,一应粗糙活计,都是他们的差使,一年在园里辛苦到头,这园内既有出息,也是分内该沾带些的。”(同上)宝钗还向那些承包者说:“还有一句至小的话,越发说破了:你们只管了自己宽裕,不分与他们些,他们虽不敢明怨,心里却都不服,只用假公济私的多摘你们几个果子,多掐几枝花儿,你们有冤还没处诉。他们也沾带了些利息,你们有照顾不到,他们就替你照顾了。”(同上)
探春和宝钗推行改革,让一些人先富起来,鼓励多劳多得,但是,她们还考虑到不能让贫富的差距拉得太大,否则,不仅完全彻底地失去了公平原则,而且,还会后患无穷。
作为大观园的管理者,探春和宝钗,有很难得的清醒头脑,他们努力处理好激励与公平的关系,这一点在当今仍是很有借鉴意义的,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是必须的,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不防范贫富分化过大,就会有反作用了,多劳多得绝对是正确的,但是,如果让不遵循原则的人成为破坏公平原则的暴富者,那么,就需要处置违法者为改革护航而维护公平原则了。激励与公平的关系,值得好好深思!
典例三,秦可卿“临终托梦”:梦中所述的乃是危机管理的妙策
在《红楼梦》里,秦可卿托梦给王熙凤的故事,乍一看是在聊着家事,其实,这是非常典型的危机管理案例,值得特别关注。、
秦可卿剧照
作者利用秦可卿给王熙凤托梦,提出了警示,其主要涵义是:顺境中该知道如何筹划应对困境的良策;兴盛时应该考虑好危机到来时该如何应对,以便尽可能减少危机带来的危害。
《红楼梦》第十三回精彩地描写秦可卿的“临终托梦”:
秦可卿临终前,托梦给王熙凤,说:“婶婶,你是个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你如何连两句俗语也不晓得?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悲生,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的诗书旧族了!”凤姐听了此话,心胸大快,十分敬畏,忙问道:“这话虑的极是,但有何法可以永保无虞?”秦氏冷笑道:“婶子好痴也。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吗,岂人力能可保常的。但如今能于荣时筹画下将来衰时的世业,亦可谓常保永全了。即如今日诸事都妥,只有两件未妥,若把此事如此一行,则后日可保永全了。”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注意到,凤姐梦中的秦可卿是非常明理知事的,她说话非常有技巧,因为她很了解凤姐,知道凤姐喜欢别人夸,所以,她先夸赞凤姐是脂粉队里的英雄,凤姐听了自然心里乐着。如此一来,凤姐便能听不好听的话了。接着,秦可卿说出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的道理,说出了对于贾府可能会应了“树倒猢狲散”俗语的担忧,凤姐听了,心里很佩服秦可卿,因为可卿说出了她心中正担忧的事。梦中的秦可卿,成了凤姐的知心人,她们都意识到贾府所隐藏着的危机。凤姐听了秦可卿的话,急问解决的办法,秦可卿认为否极泰来,非人力所能保常的。当然,秦可卿还是提出了她对于解决危机的建议。
凤姐梦中的秦可卿
秦可卿说:“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第二,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依我想来,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但将来败落之时,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争竞,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一时的欢乐,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第十三回)
在王熙凤的梦里,秦可卿分析了当时贾府关于祭祀和教育两件事,当时,祖茔虽在祭祀方面好很正常,但若没有固定的钱粮来源,怕是照这样下去,以后就难以保证了;家塾虽建立了,但费用的来源没有保证,以后怕也难以为继,而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秦可卿向凤姐建议:其一,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后祭祀的费用便可以由此来提供,这保证了祭祀有来经济来源。同时,秦可卿还提出了田庄土地的管理办法,主张“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也就是说,各族轮管理成田舍土地,也就不会有争吵。其二,将家塾设在购置的房舍里,这样一来,子孙就能保证有读书的地方。秦可卿非常厉害,她很知晓当时朝廷的政策,即“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就是说,犯罪了,家族被抄了,而祭祀产业也是不会被抄的,现在在祖茔周围多买些田舍土地,将来即便犯罪了也能保存下来,可以保证有祭祀和家塾的经济来源,子孙败落了回家种田,也能祭祀祖先,也让年轻人有家塾读书。这是很有远见的。
秦可卿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的重要人物,是曹雪芹着力刻画的杰出女主角之一,她“鲜艳妩媚,有似乎宝钗,风流袅娜,则又如林黛玉”,她温和而睿智,优雅而精明,能识大体,很有远见,她的“临终托梦”是非常精彩的危机管理策略。在凤姐梦中,秦可卿频频说到了“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登高必跌重”“乐极悲生”“树倒猢狲散”“否极泰来”“盛筵必散”等词语,这道出了贾府这一显赫家族已潜伏着巨大危机,而元妃省亲正是贾府之“盛极”,接着,离“衰”不远了。
秦可卿“临终托梦”所表现的睿智在于,她非常敏感地预感到贾府所隐藏的危机,而她的精明之处在于,她知晓在危机到来之前,该采取什么应对措施,以尽可能地将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这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危机管理”策略,是很值得现代管理者认真思考的。其实,作者所描写的秦可卿的“临终托梦”,既是可卿给王熙凤的提醒,也是作者给后世管理者的警示。从这一故事中,企业家们应该悟到:当企业处于繁华、兴盛时,千万不要丧失警惕,要时时提醒自己:如何才能避免“盛极而衰”?如何防范可能带来的危机?如果危机一定会来,那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把危机所带来的危害减少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