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帖》局部
首先“楷书是基础,练好楷书才能写好行书”非常支持这一观点。但这一观点带来的问题是:如何掌握好其中的“度”?凡事过犹不及。
简单说:楷书练得好,对行书有很大帮助,但过度练楷书过度沉迷于楷法,对行书水平的提高相反会有束缚。
觉得欧阳询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今人田氏兄弟也是个例子,田氏兄弟楷书有水平,不可否认,在楷书上下的功夫较深,行书就不那么流畅、自然)。欧楷被很多人认为是唐楷四大家之首,铁画银钩,登峰造极。欧阳询的楷书是超一流的,但行书却比较一般。
从欧阳询行书《千字文》看,他的行书不是历代中一流的,与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钟绍京和历代优秀行书作品还是有些差距。
对于欧阳询行书的评价虽然是个人观点,但历代也很少有人推崇和临摹欧阳询的行书,从反面也证明他的行书存在一些问题。
个人觉得欧阳询的行书受其楷书影响过大,脱离不了欧楷的束缚(写行书也像是写楷书),因此显得比较僵硬不灵活,而且还有种骨瘦嶙峋的感觉。
猜测这是欧阳询他老人家过于钟爱楷书,在行书上花费的时间比较少,或者楷书造诣太高掩盖住了行书的光芒。
依然是个人观点:
1、楷书行书有相关性,但也彼此独立,互相无法取代,不是能把A写好B就不用练。需要各自独立练习。
2、无论楷书写得再好,行书也要从头练(点横竖撇捺从头练行书笔法),不下功夫练行书,行书依然写不好,只是如果楷书基础好,行书可以练得更快更好些而已;
3、楷书、行书水平的提高是互相促进的,把练楷书的时间分配一些给行书,不会影响楷书水平的进步;
4、行书不是楷书快写!过于注重楷书,不练行书,行书会比较死板,不仅写得慢还会不灵活。
5、楷书和行书都写得好的,是两者都下功夫了。书法没有捷径,无论楷书行书,想写好都要花时间、下功夫。
欧阳询的书法是丰碑是我们一生也无法超越的高山,这里谈他的行书,不是不尊重,只是为了探讨楷书行书之间的平衡问题。
经常看到有人(尤其是孩子)被要求练好楷书再练行书,
结果可能是多少年都没机会认真练行书,
结果是练好楷书这四个字反倒耽误了初学者全面了解书法、全面学习书法。
今天探讨的不是好坏、是非的问题,而是一个练习书法的思维逻辑问题。
写好楷书,也能写好行书 ,
写好楷书,一定能写好行书
这两句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理念不同,学习的方式方法就不一样,
希望多一种思维方式,多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