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万建辉)在磁带发明出来前,人们用钢丝录音带记录声音。长江日报记者日前在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见到大量珍藏的钢丝录音带,里面记录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录制的湖北各地区山歌、田歌、小调、灯歌、劳动号子等。
据了解,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湖北音乐博物馆正在筹办音乐遗产展,即将展出武汉音乐学院不同历史阶段的代表性音乐音像资料,其中就包括今天年轻人很少听说的钢丝录音带,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共收藏有334盘。
馆藏钢丝录音带,还能播放出当年的民歌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收藏的钢丝录音带。记者万建辉 摄
记者日前在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音像储藏室,见到这些粉笔盒大小钢丝录音带圆盘,细小的钢丝就卷在圆盘上,如同放风筝的卷线。每一盒钢丝录音带外壳上都写有编号、录音内容,发黄的外壳纸签透出浓浓的历史气息。
奇妙的是,这些钢丝录音带放入同样老旧的钢丝录音机中,还能播出六七十年前的声音。编号为“30”的钢丝录音带,播放出恩施建始民歌《心中想起*》,因保存时间久远,声音飘忽,但仍能听出是高亢的男高音。
该校收藏的钢丝录音机出现故障不能使用,校图书馆从北京急购回几台产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钢丝录音机,用于展览上现场播放钢丝录音带。
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介绍,钢丝录音带是一种将模拟信号的音频以磁性存储在细钢丝上的录音设备。1898年丹麦哥本哈根电话公司的电话工程师V·保尔森制作了一台称为“录音电话机”的设备,是第一台磁性钢丝录音机。
记者了解到,从1956年开始,武汉音乐学院师生赴全省各地搜集民间音乐,记录歌词,写出曲谱,用钢丝录音机记录了不少原生态的民歌声音信息。
音乐家杨匡民扛着钢丝录音机到农村采风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收藏的钢丝录音机。记者万建辉 摄
2017年过世的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杨匡民教授,是我国杰出的民族音乐理论家,长期从事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1956年,武昌中南音专成立民间音乐研究室,杨匡民任该室主任。当年10月份,杨匡民就带领学生到天门、洪湖采风。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搜集民歌,现场录音、记词、记谱。这次采风的成果,于1957年春编成《绣个武汉修铁桥》的民歌集。
当年国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农村交通也不发达,农村生活条件也差。杨匡民扛着钢丝录音机,步行到一些偏僻的乡村,吃住也在农村。当时国家只能给每个省配一至两台钢丝录音机,钢丝录音机有二三十斤重,许多偏僻乡村不通电,费了好大力气扛上山的钢丝录音机因没电而派不上用场。有一些条件好一点的村子,好不容易录上了音,后期处理时,钢丝易乱、易断,一不小心会让前面的录音工作前功尽弃。
基层文艺干部对湖北民歌的收集与传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蜚声世界的湖北民歌《龙船调》,其前身是流行于利川土家族的灯歌《种瓜调》。当年利川文化馆干部周叙卿于1953年至1956年在利川柏杨坝进行《种瓜调》的创作,他与其他文化馆干部深入到民间搜集整理了不少民歌。
武汉音乐学院图书馆音像部主任刘婷介绍,1963年5月出版的《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湖北卷》,收集湖北民歌已达622首,分类特别细致,包括山歌、小调、秧歌、风俗歌、摇儿歌、儿歌、生活音调、灯歌、劳动号子9类。如今许多耳熟能详的民歌和流行歌曲,就是根据传统湖北民歌改编而成。例如上世纪90年代流行的《纤夫的爱》,曲调里就吸收了湖北民歌的元素。
【编辑:汪宇瑾】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