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在引力的作用下,太阳内核的温度会升高,这个温度大概可以达到1500万度。在这个温度环境下,原子结构已经无法保全了。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子会获得足够多的能量,摆脱原子核的束缚,开始放飞自我。因此,太阳的内核当中,其实是呈现等离子态的,原子核、电子、光子在其中到处乱串。
不过,核聚变反应其实是需要原子核之间进行结合。构成太阳的主要是氢原子和氦原子,其中氢原子占大头。氢原子丢了一个电子,剩余的原子核内也只有一个质子。因此,太阳内部其实有大量的质子。质子是带正电的,同种电荷是相排斥的,只要足够大的能量才能使得两个质子结合,发生核聚变。照理说,太阳内部的温度只有1500万,而能促发两个质子发生核聚变反应的基本门槛是一亿度,因此反应本不应该发生。
不过,在微观世界当中,存在着量子隧穿效应。意思是说,即便是在宏观上不可能发生的反应,在微观世界中,也有极其低的概率发生。由于太阳足够巨大,粒子数足够多,即使再低的概率,乘以这个基数,也有可能发生。因此,反应才得以发生。最终,通过三个阶段,四个质子转化成一个氦核,并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个反应其实很缓慢,并不是像原子弹那样全炸了,这才使得太阳可以持续地烧下去。在整个过程中,每3个光子的产生,同时产生2个中微子。中微子由于不参与到电磁相互作用,并且本身质量极其小,就会先奔向广阔的宇宙。
光子是参与到电磁相互作用的,由于太阳内部是等离子态。因此,光子会被困在太阳内部,跌跌撞撞地向外移动。据科学家统计,光子大概平均要花14万年的时间,才能来到太阳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