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李靖率领唐军大破突厥,生擒颉利可汗。听闻喜讯,李世民又把太上皇比试了一番:“朕闻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今者暂动偏师,无往不捷,单于款塞,耻其雪乎!”李渊向突厥称臣,耻辱不堪;李世民仅仅在位四年,就把敌人首领给俘虏了。局外人知道了,谁更厉害,一目了然。这番话,唐太宗不仅强调自己在能力上强于高祖,也证明此前父皇不改立他为太子是错误的、失败的。
五年后,唐高祖驾崩于太安宫垂拱前殿,在他死后的第二年,长孙皇后也去世了。相比之下,李世民更想念自己的老婆,对于父亲则没有多少怀念之意,毕竟一个是良佐、贤后,一个是昔日的政敌。为了远眺礼泉县的昭陵,他在宫里搭起了高台。有一次,李世民邀请魏征一同眺望九嵕山,魏征说我看不到,李世民给他指了指,老魏啊!你看到了吗?就在那个位置。魏征冷冷地讽刺道:我还以为陛下思念先父,在远眺献陵呢!如果您像眺望昭陵一样眺望献陵,我就看到了!
上一期:抗日神剧为什么屡屡出现?火爆的原因是什么?
END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作者高成,一个热爱历史的孤寡“老人”,喜欢创新,擅长搞怪。今日头条ID:麦园居士
往期目录
中世纪的奇葩性生活
教科书为何称他“民族英雄”
埃及人在修金字塔,中国人在做什么?
日本人的起源是哪里?
被邀请出席新中国开国庆典的帮会大佬
新疆是先有了汉族还是维族
死人是怎么结婚的?——聊聊冥婚
抗日战争中,蒋介石是怎么失去南京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