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关外仅剩四座城池还未攻破,宁远则成了大明朝抗击清人的前沿堡垒。历史的潮水将吴三桂推至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如果吴三桂降清,清人进入辽西走廊如遇无人之境。
无论大明朝还是清人都意识到了这点,当时,洪承畴、祖大寿等人先后降清,清人也开始依形式招降吴三桂。
为了收买吴三桂,皇太极不顾多人反对,留下了祖大寿等人的性命。此举用意明显,就是为了感化劝降吴三桂。
不过,清人多次试探,均未收到吴三桂的回复。直到1644年,李自成兵陷北京。崇祯皇帝无奈于煤山寿皇亭自缢而亡,自崇祯死后,大明王朝也宣告终结。
自此,全境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多方军事势力蠢蠢欲动。有攻占北京的大顺农民军,有关外虎视眈眈的清王朝,明朝残余武装力量则盘踞在江南一带。
起初,吴三桂选择的天平指向了大顺农民军。谁曾料到,当他率军抵达永平以西的沙河驿时,遇见了从京城逃出的吴府家人,竟掉头再次返回了山海关。
有人说,吴三桂之所以改变初衷,因其爱妾陈圆圆被大顺农民军将领掠去。还有人说,大顺农民军拷走了其父吴襄。不管怎样,吴三桂最终选择了清人。
藩王叛乱,吴三桂魂断衡州吴三桂降清之后,作战十分卖力。他率部成了消灭李自成农民军的主要力量,之后,他移师西南,再次向张献忠的农民军发动进攻。
待张献忠死后,其余部归属南明抗清,吴三桂又率部在西南地区与南明军队再度作战。直到1661年,南明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榔死在吴三桂之手。
不久之后,张献忠余部李定国因病去世,西南地区势力被全部平定。接着,吴三桂被加封为平西王。之后的几年里,他不断被加官进爵。而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更是娶了大清公主,成了额附。
随着各藩王独居一方,势力日渐增强,竟能与大清中央军抗衡。
所谓藩王,除了平西王吴三桂外,还有尚可喜和耿精忠,两人一个是平南王,一个是靖南王。三个人有个共同点,都是明朝降将。
康熙初年,清帝日渐感到三藩势力之大。直到康熙亲政之后,决定除掉三藩,以绝后患。
康熙十二年,平南王尚可喜请求告老还乡。康熙早有削藩之意,正好趁此机会下诏。
不久,吴三桂得知撤藩决定后,上奏撤藩假意试探,没想到康熙立即回复,“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撤…”
最终,康熙帝准许了吴三桂假意撤藩的奏折。吴三桂实在没想到,撤藩之事居然弄假成真。
次年十一月,吴三桂只能慌忙中发动叛乱。最初,吴三桂派兵进攻贵州和两湖地区。
不久,他又煽动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耿精忠一同叛乱,就连台湾的郑氏政权也卷入这场旋涡之中。一时间,西南地区、东南地区、中南地区、西北地区都成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