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是一个让人神往的时代,万邦来朝的盛世,灿若星河的名士、辽阔壮美的疆域、昂然自信的心态,还有那汪洋恣肆的诗篇。
唐诗中有一个地名在唐诗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这就是扬州。如“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扬州能被唐朝诗人钟爱,不是没有原因的。扬州地处长江中下游流域,风景秀美,气候温暖,人杰地灵。在唐代有一种说法,认为“扬一益二”,这个“扬”指的就是扬州。
扬州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是大禹治水后所分的天下九州之一。不过当时古九州之一的扬州,包括现在的江苏省南部、安徽省大部、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现在的扬州则正是从唐代开始的。扬州(地级)所辖区域也较大,包括了现在的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南部,唐代的扬州发展是扬州历史上的巅峰之一。
所谓“八方称辐辏,五达如砥平。”描述的就是扬州经济的繁荣。扬州能在唐代取得这样的成就,和扬州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大有关系。有关扬州城最早的建城记录,还要追溯到吴王夫差所筑的邗城。在吴王夫差筑邗城的同时,也开挖了邗沟以南连长江,北接淮河。邗沟应该是我国有史料记载的第一条人工运河。到了西汉初年,汉高帝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又开发了苏北运河,发展盐运,这些水利工程的建设都给后来扬州的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隋炀帝杨广为了沟通糟运,方便运输,开凿了利通古今的大运河。在当时,运河的开凿导致民不聊生,天下大乱,隋朝不久灭亡。但在客观上,大运河的开通给扬州带来了巨大的发展。隋炀帝在开挖大运河时,“发丁男数十万掘堑,自龙门东街长平、汲郡,抵临清关,度河,至滩仪、襄城,达于上洛,以置关防。”运河的开通使扬州在交通便利上获利甚丰,经济得到迅猛发展。隋炀帝还在运河两岸遍植柳树,到了唐朝,运河两岸“夹岸分堤万树余”,大面积的绿化除了形成了美丽的景观外,还增加了扬州的空气湿度,再加上温暖的气候条件,造就了扬州宜人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