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见习记者罗石芊
“嘟……”
随着一声响亮的鸣笛,一辆18节的空火车正沿着铁路开到位于西昌钒钛产业园区的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以下文简称西昌钢钒公司)。在这里,一个个重达9吨的钢卷将被运上火车,顺着铁路,运往昆明、贵阳等地。
同一时刻,园区内西昌久鑫钒钛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一批批银黑色的钒钛合金半成品正从生产线上掉进容器里。
这一幕,并非在疫情结束后才开始上演。
西昌钢钒公司的钢卷将被送往全国各地
8月30日,西昌市宣布实行全域静态管理。为了在疫情期间稳定经济,实现安全发展,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在“静”中“动”了起来,并实现产能96%。
9月6日,封面新闻记者深入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内多家企业,了解在严峻的疫情背景下,企业是如何实现稳定生产,并交出漂亮的答卷。
紧张
静态管控的那一夜 “丝毫不敢放松”
对于西昌钢钒公司制造部的生产管控高级经理张志强来说,得知西昌市静态管控那个晚上,他的脑子里只有两个字:紧张。
“疫情形势严峻,如何保证不停工?”“几千个工人怎么保证明天按时到岗?”“如果有工人感染了怎么办?”“封控状态下如何保障原材料进入厂区?” 一瞬间,似乎有一万个问题涌入张志强的脑子,这个自西昌钢钒公司成立就在此工作的“元老”突然感到“很紧张”。
与此同时,西昌市委副*,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党工委副*、管委会主任李剑也同样感到紧张。即使之前为防止疫情突发,园区制定过相应的应急预案,但当西昌市全域静态管理的通知来临时,李剑的心头也在打鼓。
“园区对西昌太重要了,基地工业总产值占了整个西昌市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李剑深知,一旦停工,园区里的92家企业将要面临巨大的损失。如何保证其继续安全、稳定生产,成了李剑心中最重要的问题。
西昌市委副*,西昌钒钛产业园区党工委副*、管委会主任李剑
眼看着园区里近万名员工将在一早就要陆续进入园区。30日凌晨,李剑和园区的各位同事开始通知各个企业,同时安排园区内各个卡点位置,印制各类通行证并落实各项防疫工作。一大清早,李剑又紧急召集企业方开会,要求他们签订《闭环管理承诺书》,并对园区每个人的核酸检测结果进行造册、签字盖章。李剑说,他丝毫都不敢放松。
而此刻,张志强也紧急来到单位的总控指挥中心,在静态管控前召集约300名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摸清了当时的园区和各项生产物资情况,这让张志强感到“痛苦又紧张”。凌晨4点半,所有的通行证分发到了公司生产通勤车的司机手里。6点半,当2000多名员工按时从家里出发时,张志强悬着的心才放下。
一批批钒钛合金半成品正被制造出来
隔离
开启“防疫泡泡”模式 遵循“一企一策”
为了防止疫情在园区中扩散,保证园区里的企业能够正常、安全生产运营。在参考和学习了成都、简阳等地区的防疫策略后,园区管委会首次开启了“防疫泡泡”模式,以企业为最小的防疫单元,负责做好原材料、生活物资、防疫物资储备,凉山州委、州政府、西昌市委、市政府和园区为企业保障后续物资供应、运输车辆通行等,保证企业在疫情期间继续闭环生产。
由于园区内企业规模、条件各有不同,为最大限度保障园区工作人员的安全,园区提出“一企一策”,不同企业针对自身特点提出闭环管理办法,同时园区也将根据企业不同诉求作出相应对策。
“对一些规模体量较小,且厂区具有食宿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全封闭管理的模式,让员工吃、住、工作都在园区当中,从而降低感染风险”。李剑说,专注于钒钛合金制品的西昌久鑫钒钛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