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有一种颜色偏黑、偏黄的面食叫荞面饸饹(读音huo·luo)
是一种将荞麦面用饸饹床子(一种木制的有许多圆眼的工具,现在有很多饸络床子用钢铁、塑料制作而成)压成圆柱形细长条的面食
西安豁口、斜口和蓝田县普化街道三个地方的荞面饸饹最为出名。如果出去走走就不难发现饸饹在中国北方地区比较多见,除了西安以外,河南、河北等地也有,区别尽在于粗细和选用的面粉不同,而已叫法上也不尽相同,比如我在河南有些地区吃过,当地人叫河漏(读音hé·lou),有些地方一条街上挨家挨户的饭馆墙上、门头上都写着河漏。当然还有些地方叫河漏子。《水浒传》第二十四回里边就写到西门庆问王婆:“间壁卖什么?”王婆道:“他家卖拖蒸河漏子热烫温和大辣酥。”,其中的“河漏子”应该就是“饸饹”那时候在河北地方上的叫法。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荞麦南北皆有……磨而为面,作煎饼,配蒜食,或作汤饼,谓之河漏,以供常食”。
就连清朝时期的乾隆皇帝也都特别喜食饸饹,饸饹一度作为贡品被贡进皇宫,乾隆皇帝还招会做饸饹的厨子进宫制作饸饹。
西安的荞面饸饹以豁口、斜口以及蓝田普华几个地方最为出名,据说是因为之前这些地方大量种植荞麦,而且直到现在还有会制作饸饹床子的能工巧匠,所以压饸饹、卖饸饹成了当地非常重要的一个经济来源。
原先西安很少有卖饸饹的,要吃饸饹就要等礼拜天灞桥集的时候,那时候只要是礼拜天,一到灞桥集上你就能看到灞桥街道上顺着路,从东到西摆满了饸饹摊子,有提前压好装在蒲篮里称斤卖的,也有帆布帐子下边支着饸饹床子一碗一碗现卖现压的,我对饸饹的认识最早就是从大概至少三十年前的灞桥集上开始的。
两千零几年还是一几年我记不清楚了,反正是在东二环立丰国际开业以后,小寨赛格开业以前,我第一次在除了灞桥集以外的西安地区见到卖饸饹的饭馆,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朋友带我去的那个饭馆是在立丰国际南边信号厂大门里边路南。为什么我要说这些,是因为我大概二零零七零八年就在西安跟师傅开出租车,之前在西安其他地方真没见过其他地方有卖荞面饸饹的饭馆,顶多偶尔在路上遇到一个骑三轮车或者二八自行车带着蒲篮边走边吆喝着称斤卖提前压好的那种干荞面饸饹的。
后来,随着西安周边临潼、长安、蓝田等地方相继撤县设区,西安周边人们经济水平不断地提高,慢慢的自己意识里的那些地方也不再是之前意识里的“外县”动不动我也会带着孩子到蓝田的深山里去避暑游玩,到汤峪去泡温泉,所以又了解了蓝田普化的饸饹。
不管是西安哪里的饸饹,用来压饸饹的面都要和软和,压饸饹的时候把事先和好的面揪一团揉成一乍长的柱状放进饸饹床子上边的大窟窿里,然后把上边的木塞往对准面团,人坐在饸饹床子上借着重力的作用使劲往下压,饸饹床子上边的大窟窿下边便被压出一束粉条粗细的饸饹……
压饸饹,是个力气活,使劲要匀称,胳膊上的劲使不出来,所以我们过去经常见到人坐在饸饹床子上边的压杆上压。要是坐着压还费力,那就说明面和得过硬了!如果再使蛮力的话就容易弄坏饸饹床子。
饸饹床子一般都在一米多长,又笨又重,逐渐显得与现代化餐饮格格不入,加上过去压饸饹的时候压饸饹的人常常坐在饸饹床子上,有些人觉得那样不卫生。
九几年的时候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用铁管制成,后边有一个手把带动链轮压饸饹的简易压面机
当时凭着价格低、效率高,这种机器很快出现在了当时的一些饭馆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