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堆漂需要测试数据——自重、吃铅量,计算吃铅比,做到心中有数。
同一批漂里,由于型号大小不同,吃铅量大小差别也比较大,导致吃铅比悬殊很大,从已测的部分漂数据显示,吃铅比在0.98-2.22之间。查询过不少相关帖子,都没有官方或权威的解答,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谁有理?我也不知道。
但在普通钓鱼人的眼里,选漂考虑的因素——牌、材质、做工、吃铅量、吃铅比,适用鱼种等,一般认为,吃铅越大越好,吃铅比至少要达到1.2,否则不考虑,但我却不这么认为:不管在哪种调漂状态下,浮漂禁止时,浮力和重力基本上保持在临界点状态下,给漂一个轻微向上或向下的力,漂像就会发生变化,复位的速度越快,我们就认为越灵敏?大家说是吧。
在实际的垂钓中我也用过吃铅比很小(<1)的漂,当然自己做的,仍然很灵敏,大漂(吃铅三点几克)钓鲫鱼我也用过,同样好用,一拉一个准,不相信是吧?所以我也很纳闷,灵敏度和吃铅比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按照很多人的逻辑,这吃铅比太小的直接扔掉算了,D漂的同行这样告诉我,扔当然不可能,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自己用好了,所以我用的漂都有点“小毛病”——同心度不够好;涂装弄花了或者吃铅比不合格,但这些在有鱼口的情况下,同样了上鱼。
现成的测漂桶,何不实际测试一下,究竟看看什么样的漂灵敏度最好?
测试样本——吃铅比最大、最小和1.6左右的各选了一只(上图)。
测试项目——根据吃铅量上露一目,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体落入水中到上浮露出一目的行程时间。
下面是测试的数据和图片,人工操作,可能有一点细微的误差。
吃铅比从大到小依次时间记录如下
自重/吃铅量/吃铅比(下同——单位:g)
1.48/3.28/2.22
用时12秒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