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太原市西南郊的晋源区腹心,曾有一座晋阳城,它既是如今太原城的前身,也是太原在汉唐之际辉煌历史的见证者。可以说,太原的二千五百年历史中,就有近一千五百年属于这座屡屡主导北中国军政格局的晋阳城。
饶有趣味的是,晋阳城的始建主政者与废毁主政者,都是赵氏之人,且晋阳城的兴建与废毁均历经了两代主君的“奋斗”方得完成。甚至可以说,晋阳城之始建终弃均见证了两个赵氏政权的初兴。这两个政权,一个是出身于春秋晋卿的战国赵国,一个是出身于五代军人的赵宋王朝,那么这两个赵氏政权与晋阳城的兴废始终有着怎样的紧密瓜葛呢?且看寒某一一道来。
太原市晋源区:晋祠公园李渊晋阳起兵雕像
晋阳始建与简襄之烈晋阳城所在的晋中盆地,是在春秋晋国中后期方才逐步被晋国征服的,由于晋中盆地处于当时晋国腹地(今临汾、运城)的外围,与西河(陕北东缘)、河外(大荔、灵宝)、南阳(南太行以南)、东阳(东太行以东)共同构成晋国的战略外围,所以晋中盆地的土地大多被分配给晋国的卿家做了采邑。
随着晋平公以来六卿逐步坐大、公权彻底萎缩,晋国的战略外围彻底沦为六卿开拓领土、厚植实力的竞技场。晋阳城便是经历下宫之难而再兴的“侈卿”赵氏,一方面用来向晋国北部开拓的前进基地,一方面用来远离晋国腹地与南阳、东阳等地犬牙交错的六卿领地争斗漩涡以图自保的战略后方。
晋阳城由赵简子鞅及其重臣董安于主持兴建,其建城之初便被赋予了北进与退守两重战略目的,这种源自赵简子的定位,似乎也成为日后晋阳城的历史基因,使得晋阳城不断在北中国日后的乱局中发挥着“进可攻、退可守”的要冲地位。晋阳城建成伊始便经历了两次围城,两次均事关晋卿赵氏生死存亡,且最终都是晋阳城防支持了赵氏转危为安。
公元前497年,以邯郸为居城的赵氏小宗(邯郸氏),因为素与大宗赵的政敌范氏、中行氏来往过密,又因五百户民的归属而激化矛盾,引发赵氏内讧。而后,范氏、中行氏便趁机与邯郸氏联合,赵氏内讧扩大化为赵、范火拼,并且范氏、中行氏、邯郸氏三家联军兵围晋阳。得亏晋阳城防坚固、粮械充足,才等来了为免范氏、中行氏坐大而支援赵氏的知氏、韩氏、魏氏三卿,再加上范氏、中行氏自己作死,犯了当年三郤之乱的错误,贸然向晋定公所在的晋都新田进军,这才算敉平了第一次晋阳围城危机,并将赵氏从下宫之难以后最危险的情形中救了出来。从此以后,晋国由六卿格局变为四卿格局,赵简子也将赵氏的地位进一步提升,甚至可以说,恢复了当年赵盾专政的局面。
疑似记录赵氏应对邯郸氏、中行氏、范氏之乱的侯马盟书(藏于侯马市晋国古都博物馆)
公元前475年,代替赵简子担任晋国正卿的知瑶,带领知氏坐大,甚至反超了在赵简子时期专政晋国、在赵襄子初期吞并代地的赵氏。公元前455年知瑶以二十年主政之经营与威势,胁迫韩、魏共攻赵氏,这便引发了第二次晋阳之围。这次围城整整持续了一年有余,并且知瑶还引水淹城,尚且不能淹毁城墙,可见晋阳城防之坚固、粮械之充足。而后,凭借张孟谈的离间计,唆使韩魏倒戈,这才把不可一世的知瑶击败,并将四卿局面,变成了三家分晋,且这一事件的完成年公元前453年还被视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之一。
赵简子与赵襄子为日后赵国奠定了基础,因此赵氏的这一时期便被史家称作“简襄之烈”,两次使得赵氏转危为安的晋阳城,在建成伊始便发挥了中流砥柱的北方坚城作用。在日后的历史中,无论是作为秦汉边郡太原郡治,还是十六国重镇、北朝霸府所在,还是隋唐“北都”,还是五代沙陀系武人“龙兴之城”,晋阳城逢治世则坐镇北边、经略塞外,逢乱世则控厄高地、经略北方,既有晋赵北进桥头堡的遗风,又有简襄之烈两度出色坚城表现的余烈。
晋阳废毁与赵宋初兴晋阳城与河东镇是唐末五代沙陀系军阀的盘踞之地,晋王李克用凭此割据一方与后梁抗衡,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等沙陀系武人则凭此夺取北中国主导权,北汉政权甚至凭此与后周、北宋抗衡达二十八年。
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宋军曾于968年、969年、976年组织过三次进攻北汉的军事行动,前两次均顿兵于晋阳城下,且北汉有辽军援助,第三次则直接因赵匡胤去世而草草撤退。北汉便成为宋太祖“先南后北”统一战略的缺憾。
宋太宗赵光义时期,宋军终于在978年彻底吞并东南附庸国之后的979年围晋阳打辽援,攻克了晋阳城。有鉴于晋阳城在唐末五代屡屡成为北方军头勾结塞外辽军颠覆中原政权的据点,且晋阳城历经春秋始建、秦汉续建、北朝隋唐强化而成为一座巨大的坚城,极其不利于北宋皇朝奉行强本弱枝政策以加强中央集权,所以赵光义便在城破之后一声令下,将这座持续了近一千五百年(前497年-979年)的北方坚城焚烧殆尽。
北汉时期建筑:平遥县郝洞村镇国寺万佛殿
公元982年,坐镇并州州治榆次的潘美,营造了位于晋阳城东北方唐明镇的太原城,并将并州州治移到太原城。从此以后,太原城便取代了晋阳城,成为晋中盆地乃至整个山西高原的军政中心。有趣的是,北汉晋阳城守将杨业与北宋太原城主建者潘美,又被演义故事“杨家”编排成了忠奸不两立的杨继业与潘仁美,晋阳城最后的守卫者与太原新城的营建者成为了文学意义上的黑白脸对立角色,历史的戏剧性实在是颇为有趣。
太原市西南郊蒙山大佛景区宋代连理塔
总而言之,一座晋阳城的始兴衰废,不仅极为巧合地以赵氏营建、赵氏废毁做了头尾,而且还与中国古代公元一千年纪(东汉、魏晋、隋唐)与公元二千年纪(宋元明清)两大段历史的不同战略格局有关。若想进一步了解晋阳城的历史,敬请关注头条号寒鲲【太原史话】系列的下期文章。
更多春秋晋卿赵氏的历史,可参看寒鲲【寒砚先秦】系列的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