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单位缴纳社保,很多人会选择以灵活就业的方式自己缴纳,社保缴费基数有60%-300%的档位,但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交哪个档位最划算。
很多人觉得社保养老很复杂,不会算也懒得算,虽然每个月都在缴纳社保费用,但最后领取的养老金却很少。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参保)社保缴费基数怎么选最划算?为了把问题理解透彻,我们需要简单梳理一下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和待遇计算办法。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算法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费率一般为20%(8%计入个人账户),可选择社会平均工资的60%、100%、300%等各种档位作为缴费基数:缴费金额=社会平均工资×档位×20%
计入个人账户=社会平均工资×档位×8%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待遇算法
城镇职工(含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待遇计算的主要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1996年之后参保的“新人”,退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2部分组成。
1、每月基础养老金=
退休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可理解为历年缴费档位的平均值。
2、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退休按195个月;55岁退休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
这个“计发月数”只是用来计算退休当年的养老金,与实际发放月数无关,实际会终身发放。
计算公式不够直观,不少网友直呼:
别这么啰嗦,你就直接告诉我,按哪个档位(基数)缴费最划算?
参保人的缴费年限、缴费档位,都会影响退休养老金。那么,缴费年限和缴费档位,到底哪个更重要呢?同样多的钱,用于增加缴费年限,或者用于提高缴费档位,哪个更划算呢?请看以下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