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容易被氧化而腐败,出现“哈喇味”,这说明食物已经变质不能食用了。油脂氧化不仅会破坏油脂中的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并且还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自由基”。自由基有促进人体衰老的作用,长期食用甚至会致癌。
正因为如此,现在食用油里面都加入了抗氧化剂,以此来阻断油脂氧化生成自由基的过程,从而延长了食用油的保质期。“过氧化值”是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比如生活中常见的食用油、炒货及坚果,以及以油脂、脂肪为原料而制作的食品,都需要通过测定过氧化值来判断其是否变质。而“过氧化值”这项检测指标在食物标签中并没有标注,所以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要判断油脂(或含有油脂的食物)是否变质,主要是看是否出现了哈喇味。
实际上,油脂出现了哈喇味说明已经发生严重的变质,而在出现了哈喇味之前,油脂已经开始发生了氧化变质,并在氧化过程中陆续分解出烷氧游离基、醛、酮、酸、醇、丙二醛等物质,此时虽然没有哈喇味,但同样不适宜继续食用。这就需要对食物进行“过氧化值”的检测,以把好食物出厂之后的合格关。但是,油脂的氧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即便出厂时是合格的,但在购买之后食用之前,因为受到保存条件的影响,仍然无法避免食物中的油脂不发生氧化,这就需要做好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平时常见的三大类食物。
预防食用油氧化
食用油是最容易氧化的食品之一,市场销售的食用油标示保质期一般为18个月。因此,厂商通常在成品油中添加抗氧化剂,如TBHQ就是一种人工合成性能良好的抗氧化剂(只要抗氧化剂在国家标准规定内合理使用,其安全性是可以保证的)。此外,还有一些天然抗氧化剂,包括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等,但因为抗氧化效果不强、成本偏高、使用效果未达添加剂标准等,并未被广泛应用。有的食用油会采用充氮保鲜技术,但在开封和大气接触后,就失去了防护作用,同样会面临氧化问题。
平时购买食用油如果人口不多,建议选择小包装的,这样就减少了油脂存放的时间,也减少了打开的次数,尽量在一个月内食用完(大包装尽量在2-3个月食用完)。家里存放的时候,尽量把食用油放在避光、低温的地方,或者用黑色的塑料袋,将食用油套住,这样就可以避光并减少和空气的接触。如果把食用油倒在油壶中使用,油壶摆放的位置,要尽量避免灶台边、窗户边,最好在一周内食用完。油壶要定期清洗,干燥之后再用,不能成年累月不清洁,否则老油与新油混用会加速氧化过程。
预防坚果类氧化
坚果炒货类食品油脂含量较高,一般为45%~60%,且大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经高温煮制(或炒制),油脂易出现不稳定的状况,容易发生氧化。一些带包装的坚果类会放入干燥剂、脱氧剂等,包装也会采用牛皮纸复合塑料膜,并抽成真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避免氧化。
在购买带包装的坚果时,要注意包装袋上的保质期和生产日期,尽量选择近期的。注意包装袋是否有破裂,开袋之后应尽快食用,开袋放置时间越久,坚果类食品被氧化的可能性就越高。尽量把食物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散装坚果则要看外观、尝味道,尽量选择原味产品,不要选择外观亮丽、口味香浓的重加工产品。保存最好采用密封性较好的玻璃瓶或奶粉罐,如果因为阴雨天或天气潮湿,可以将坚果类重新炒过,或在微波炉中加热,烘干水分后重新密封包装。
预防糕点类氧化
不少糕点同样富含油脂,但糕点中并不允许添加抗氧化剂,所以有的糕点会采用饱和脂肪,耐热和耐氧化性能较好,比如牛油、黄油就比较稳定。而榈油是植物油中饱和度比较高的一种,稳定性强,而且价格低廉,很适合用来制作油炸食品和糕点产品。或者将包装抽成真空、加入吸氧剂或干燥剂等,都有预防氧化的作用。
如果不采取抗氧化措施,只能缩短保质期,所以在购买此类食品时一定要注意查看保质期,保质期时间越长,发生氧化的风险也就越大。另外,此类需要抗氧化的糕点,多是高脂肪、高糖、油炸类食物,本身就不是健康食品,还是应尽量少吃。吃不完的糕点存放要确保低温、通风、干燥的环境,不要长时间存放。食用前拿取时,最好用夹子或筷子,不要用手直接去拿。焙烤类糕点因水分较少,应注意防潮,吃不完时不要放入冰箱,最好是置于铁盒内密封保存。对于混糖类、酥皮类糕点,可放在原有的外包装纸盒中,随吃随取,每次拿取完,可将盒子附上一层保鲜膜,盖好后放在阳台等低温、通风、干燥的地方。重油类糕点及蒸制类糕点,因为不易保存,容易发霉变质,应尽量在2-3天内食用完。
作者:吴群
责任编辑:李雅琴
医学审核:姜峰
出品人:胡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