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山
针对网上出现的疫情谣言,青海省公安机关加大动态巡查监测力度,采取相关措施。新华社供图
每当发生重大的社会事件,就容易出现谣言四起的现象。最近一段时间,对于真假难辨的谣言,普通人难免有无所适从的时候。你通常怎样辨别谣言?
调查显示,遇到模棱两可的消息时,59.5%的受访者会等待官方发布的可靠消息。查看消息来源(62.1%)和看是否有权威解释(61.1%)是受访者辨别信息真伪的主要方式。
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婷(化名)是名90后,她回忆说,前几天家人差点就中了谣言的招。“我家人从朋友圈里看到一则名为’钟南山预测疫情结束时间’的文章,信以为真。我有点怀疑,因为我一直关注主流媒体的报道,并没有看到类似消息。而且,我觉得就当时疫情发展情况来看,很难那么精确地预测结束时间。我告诉家人不要急着转发这条消息,果不其然,后来多家媒体发布消息辟谣了”。
王婷发现,最近这段时间,不少谣言打着专家旗号,更难以辨别,“专家代表权威,人们看到这种消息,可能更容易相信”。
调查显示,遇到模棱两可的消息时,59.5%的受访者会等待官方发布的可靠消息,57.9%的受访者只是看看,不转发,49.8%的受访者会查信息求证。也有9.3%的受访者会马上转发,7.6%的受访者会在发现别人转发的情况下,自己也转发。
家住北京的95后女孩田蕊觉得,有的谣言和人们已知的、确定的信息相违背,比较容易辨别,“比如前段时间北京下了几场雪,就有消息说能冻死病毒,但实际上已经有很多科普信息告诉大家新冠肺炎病毒是不怕冷的,这种就比较好辨别”。
不过,田蕊发现也有的谣言伪装地很像权威消息,难以辨别,“尤其是标有权威人士名字的,如果不是当事人本人站出来辟谣,谣言可能就更容易被人们所相信。另外,有的消息看起来是来自权威信息源。比如前段时间有谣言说北京某地会集中撒药消毒,让市民不要外出,落款写着某社区。普通人可能就会轻信,而不去核实”。
调查显示,查看消息来源(62.1%)和看是否有权威解释(61.1%)是受访者辨别信息真伪的主要方式。其他还有:看有无官方的转发(52.2%)、看发布方(41.0%)、看和事实是否矛盾(37.4%)、看有无相关图片视频(29.3%)、看消息的评论(29.2%)和看有无噱头式表述(25.0%)等。
在天津工作的柳雯(化名)一般会通过消息的发布方来辨别信息是否真实,“在这种特殊时期,我会更为关注官方发布的消息,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小道消息、谣言的影响”。
“现在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微博、自媒体都是常见渠道,但这里面有很多碎片化的、片面的消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容易被断章取义。如果只是顾着浏览、却不加辨别,是很容易被带偏的。”王婷觉得,查看消息来源是辨别信息真伪的一个途径,“我感觉很多最后被证实是谣言的消息,通常是朋友圈里被人随意转发的,没有一个权威的发布源头。真实的信息一般来源也是正规、权威的”。
作者:孙山
责编:李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