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幅波动阶段:2005年-2010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货币结构经历了好几次大的波动起伏,M1与QM的剪刀差也较大。M1与QM的比值由2004年Q4的61.98%下降到2006年Q1的52.39%,后上升到2007年Q4的60.79%,随后下降到2009年Q1的49.86%,其后又上升到2010年Q2的58.06%。在M1与QM比值的底部时,M1与QM增速的剪刀差达到-10.13%和-14.09%;在M1与QM比值的顶部时,M1与QM增速的剪刀差达到6.74%和11.17%。说明,当剪刀差扩大时,比值会上升,反之亦然。
这主要与我国大幅波动的经济增长速度、物价水平及剧烈波动的资产结构相关。2005年至2006年一季度,GDP增速从9%上升至12.4%,收入提高,物价却在回落,导致QM增速大幅超过M1。2006年后,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GDP增速从2006年的14.4%下滑到2009年Q1的6.52%。政府为了阻止经济的下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速回升。同时,2006年后股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行,上证指数不断攀升,吸引了大量的储蓄,伴随着股票的波动,M1与QM频繁转化,比值剧烈波动。
3)快速下降阶段:2010年-2015年
在这一阶段中我国货币结构主要呈现下降趋势,M1与QM的比值大幅下降,M1与QM的剪刀差在2010年至2012年初出现回落。2010年初M1与QM增速的剪刀差为19.29%,而到2012年初M1与QM增速的剪刀差跌至-20.95%,跌幅近40个百分点。2012年初至2014年末,M1与QM增速的剪刀差小幅回升后逐步稳定,在-10%附近波动。
这主要与我国GDP增速出现回落、物价水平下降有关。在这一阶段,我国GDP增速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由2010年第一季度的12.2%下降至2012年第四季度的8.1%,2013年至2014年稳定在7.5%附近。CPI增速自2011年7月达峰值6.45%后出现回落,2013年开始在2%附近波动;同时PPI增速在2011年7月达峰值7.54%后出现大幅下跌,2012年9月跌至-3.55%。
4)回升阶段:2015年至今
在这一阶段中,我国货币结构出现回升,M1与QM的比值呈现上升趋势。M1与QM的剪刀差以上升为主,其中2015年初至3月出现小幅下降,随后在短期保持稳定后出现回升,2016年7月达该阶段峰值20.58%。
这主要与我国该阶段内GDP增速稳定、物价水平上升有关。2015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我国季度GDP增速仅下降0.3个百分点,总体保持稳定。CPI增速在2.0附近波动,而PPI增速出现较大回升。2016年1月至11月,PPI同比增速上涨8.6个百分点,且PPI指数于9月回归正值。这导致现金与活期储蓄保持高位,M1同比增速呈现上涨趋势。
3.3 货币供给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受经济增长、物价水平波动、制度改革、市场收益率等因素影响,民众将会相应改变其货币持有形式,进而导致M1与准货币QM之间的相互转换,使得货币供给结构发生变化。
经济增长将使得经济主体选择以更多M1的形式持有货币,由此导致M1增加,准货币QM减少。当国内GDP增速保持较高水平时,企业的投资机会增加,企业对于信用货币M1需求增加;同时,企业会选择将定期存款取出,用于进一步的资本扩张,由此使得定期存款向现金、活期存款转化,M1快速上升。
物价水平上升将使得M1持有量上升,而准货币QM持有量随之减少。狭义货币M1主要用于现实消费,当物价水平上涨时,消费性货币的需求量随之上升,导致M1增加;在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性货币的增加必然导致储蓄性货币相应减少,由此带来准货币QM的余量逐渐减少。
制度改革所带来的金融深化、资金转换成本降低等因素,对我国货币结构产生一定影响。网络信息传播日益高速、货币替代品日渐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逐渐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量下降,M1/QM的比重随之下降;随着证券市场、多元投资环境的发展,民众的投资选择日益增加,资金转换成本日益降低,使得人们对于储蓄性货币需求减少,导致准货币QM减少。
就股票市场而言,股价的变动将对货币结构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进而导致货币结构的变化。当股市向好时,民众对于股票的投资热情加大,M1加速向准货币QM转化,使得准货币存量增加;而对于企业来说,这也会使得企业上市融资变得容易,又使得准货币向M1转化,M1存量随之增加。
4 几个主要指标的解读
M2/GDP常用来衡量经济货币化程度,而我国存在着M2/GDP数值异常偏高的情况,这与我国M2长期过高密不可分;M1与M2剪刀差、M1/M2常用来衡量市场流动性偏好,而我国M1/M2指标持续下降,M1与M2剪刀差的高位,反映出民众对货币交易性需求减弱、储蓄型需求偏高的情况;CPI与M1/QM呈现出正向变动关系,而M2变动对CPI影响并不明显。
4.1 经济货币化程度指标M2/GDP过高
M2/GDP是指广义货币占GDP的比值,通常用该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货币化程度。一般来说,经济货币化比率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表现为正相关,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货币化比率越高。改革开放后,我国M2/GDP数值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突破100%,超越了大部分欧美国家。
M2/GDP数值的持续上升,一方面展现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状;但另一方面,M2/GDP异常偏高的数值却难以客观准确的反映我国货币化进程。M2/GDP数值异常偏高,反映出我国经济存在经济结构失衡、市场预防性储蓄意愿过强等问题。2000年我国国民总储蓄率为35.63%,而至2015年总储蓄率升至47.9%,尽管自2010年起我国国民储蓄率呈现小幅下降趋势,但长期来看总储蓄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M2/GDP占比持续上升。
客观来看,M2/GDP比值持续偏高,主要是由于国内M2增长速度超过了GDP增长增速。目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处于过剩的阶段,融资比例失调、储蓄率偏高进一步导致M2过快增加。自1986年以来至2017年4月,M2同比增长始终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最近才略有下降在9%左右。M2增长过快,将导致M2/GDP比率偏高,使得我国每增加一定量的GDP都必须投入更多的货币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