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北京的一句老话概括了老北京城的格局。那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里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北京城的城门数,老北京城从内到外由皇城、内城和外城三个部分组成。
老北京城平面图(源自网络)
皇城拱卫皇上的住所紫禁城,面积约6.87平方公里。皇城有四个门,分别是东边的东安门、南边的天安门以前也叫承天门、西边的西安门、北边的地安门,明称北安门,俗称厚载门或后门。这就是“皇城四”。
皇城的外围是内城,面积约为35.57平方公里。内城和皇城组合成回字形。内城有九座城门,分别是东边的东直门、朝阳门也称齐化门、建国门。
南边的宣武门初称顺承门,正统四年改称宣武门,和平门初称“新华门”、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崇文门元称“文明门”,俗称“哈德门”,“海岱门”。
西边的西直门也称水门、阜成门元时称“平则门”、复兴门。
北边的德胜门元称“健德门”、安定门元称“安贞门”,这就是“里九”。
老北京城门(源自网络)
老北京的外城在内城的南面,面积约为6.87平方公里,外城与内城呈凸字形,“凸”字的上半部分是内城,也就是北方的位置,“凸“字的下半部是北京外城,也就是南方的位置。明嘉靖帝朱厚熜,为抵御外敌开始修建外城,原计划外城和内城应该也是回字型格局,但因明王朝国力不支,留下了这烂尾工程。
工程只完成从南城永定门开始,西到的广安门又称“张仪门”或“彰仪门”、东到广渠门又称“大通桥门”“沙窝门”,把外城墙与内城墙连在一起,东西各留了一个门,也就有了西便门和东便门。所以外城的七门分别就是:东边的东便门、广渠门、南边的右安门、永定门、左安门、西边的西便门、广安门。
钟和点是老北京城报时的工具,悬挂在城门楼上,内城九个城门中除了崇文门楼上挂着“钟”,其他八个城门楼上挂的都是“点”。所以老北京人都称“报时”为“打点”,称时间为“钟点”,除了报时,在开关城门的时候,打点撞钟也提醒进出城的人开关城门的时间。这就是“九门八点一口钟”。
老北京城的容颜如今也只会存在于老照片中,曾经的他是否繁华,是否熙攘,是否雄伟,现在也仅仅是喜欢他的人口中的一声叹息,历史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能留下来的可能也只是那口口相传的记忆残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