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房企来说,“假产城”模式肯定是最好的,最省力,又最赚钱,保证地产利润不受损,这种操作的诱惑性非常大。所以房企在早期非常卖力地与很多产业资源方(包括轻资产运营机构)签署大量的合作协议,就是为了借助这些看似高大上的产业概念大做“假产城”模式,自己不啃骨头,然后和啃骨头的产业方(负责资源导入)、运营方(负责园区运营)一起分享肥肉。
但对于房企来说,逻辑固然很清晰,剩下的就是看以企业老板以及决策层是否能够坚持,以及执行团队的能力到底如何,尤其是产业团队的资源和招商。但是产业这个东西全世界都稀缺,如果产业能级真的很强(比如特斯拉),它要的对价连很多地方政府都满足不了,一个民营地产企业的超额利润能覆盖的了吗?是不是还要把正常利润也要搭进去呢?那房企又是否愿意呢?这些都是非常大的不确定因素,而路径依赖很强的房企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愿意去面对这些不确定性的。
很多房企在产业资源的内部操作上,比起很多品牌产业地产商(真的成招商体系,有严密的成本测算和费用预算,该买的资料、该入的协会,该参加的展会、该出的费用都实打实地执行,人海战术扑上去等等)来讲还要差很多,更多还是招几个产业促进的人,依靠个人的资源和能力去单兵作战。但是个人能力毕竟有限,资源也有用尽的一天,最终是要靠体系和模式的力量来实现,在这方面房企实际上并没有做到,也没有沉下心去做。
据观察,很多房企产业招商操作层面上给人感觉始终还是在探索的阶段,产业资源的进攻目标看起来也不是很明确,500强名单一大堆,联系人是谁?接触和沟通方式是什么?谁来规划和测算?谁来抓这个事情?都非常不明确,导致这些房企在真产城还是在假产城方面连第一步都没有落下去,就遑论后面的算账了。
而“真产城”模式很累,需要极度考验团队的专业性和耐力,特别是以产业运营创造收益使得公式成立的能力,难度非常大,要沉下心受得住寂寞慢慢耕耘,但是却相对做得更长久。
很少有传统房企转型有这样的耐心和基因去坚持,而且这样还不一定保证能赚钱。
5.“供应商捆绑式”勾地模式
有些房企一度还拍脑袋认为,可以通过自身数千亿元庞大的房地产二级开发规模,将供应商分类整合(建材、家居、家电、智能化系统、精装等),这样各地方产业园就能够以自身供应商为主,其他招商资源为辅,建立不同主题的所谓“供应商产业园”,从而锁定大面积住宅用地,其核心盈利模式就是二级高周转,房地产开发反哺产业园。
该房企还将模式具体细化为:
1、采购订单数额与供应商协助拿地要求捆绑在一起
2、与供应商组建合资公司拿地(房企控股并表),解决供应商重资产投资,资金压力较大的问题(供应商跟投)
3、通过采购、劳务等订单,在应付价款之外,单独给予供应商一部分费用,使供应商回购其开发物业,形成工业地产销售收入(做大营业规模)
4、用二级房地产开发收益形成产业基金,反投企业
5、二级土地出让时,工业与住宅捆绑挂牌,利于设置排他条款
6、要求快周转,基本只做二级,要求交付基础设施已完善的净地
7、要求项目经济指标为自有资金年化收益率达到30%
这类主题园区同样分为假产城和真产城两种:
假产城模式——以某供应链物流企业为例
房企负责拿地,建厂房,重资产投资,怡亚通负责招商、运营,导入自身结算部门创税及上下游合作伙伴;房企给予该供应链企业一笔咨询服务费,其可以用于购买园区厂房自用或经营;供应链企业出面与政府谈判,以低于市场的价格捆绑商住用地出让。
盈利模式:房地产开发收益
真产城模式——以房企全资子公司某家居为例
该家居企业自行拿地、建厂房、生产经营纳税,与政府洽谈,捆绑同样规模的商住用地,交给房企用于开发;房企采购该家居企业的产品,用于房屋建设、装修等。
盈利模式:房地产开发收益
然而这种非常理想化的算账逻辑也仅仅是理论上的,实际上,这些资源调动起来有非常多的掣肘,即便是集团内部也要讲政治,亲兄弟还要明算账,会涉及各方的利益协调,最终也都是落地寥寥。这种状况在其他转型产业地产的实体企业如联想、海尔、三一、中集等身上都有非常类似的表现,所谓的内部资源整合优势仅仅是纸上谈兵,知易行难。
不难想象,这些内外部合作方跟房企基因和诉求都有巨大的冲突,无非都是“勾地”的工具,房企要求快速上规模、短周期、快周转,甚至要求产业园1年现金流就回正,这几乎就是强人所难,当发现你的节奏跟不上时,毫不犹豫就会一脚踢开,没空慢慢磨合。
另一方面,有些规模化房企的主战场已经铺到了三四线城市,从产业地产选址定位的角度,这些地方的风险非常大,产业层级很低,产业基础非常薄弱,只有最低端的园区租赁需求,产业地产商的标准厂房产品在这些地方都吃了很大的亏,何况房企的产业还要定位于写字楼这种类科技园产品。这些既不是自己擅长的,也不是市场需要的,其过往成功证明过自己的郊区大盘与产业有完全不通过的需求群体,无法同步甚至是严重错位的。
6.贴牌勾地术
随着产业地产的火爆和地方政府的迫切日甚,尤其是广大四五六线城市,产业很难做,但是地方政府做政绩的需求格外强烈,对产业的憧憬期待很高,哪怕是虚的花头也是聊胜于无。
这时有些手中有很多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众创空间、市级众创空间资质的机构就有用武之地了,毕竟这些都是能给地方政府足够说服力的政绩招牌。
就拿到了一份内部流传出来的某家机构给合作方的模式介绍,简直就是一个一网打尽的菜单式服务体系:包括开发商有土地没能力、有能力没土地、没土地没能力等几种情况,它都有办法跟你合作,并视情况收取品牌费、拿地服务费、干股、销售代理费、运营收入、物管费等。
在很多三四五六线城市,当地一些“地头蛇”开发商有关系、能力、有资金、有经验但就是没“IP题材”,一般该机构针对这种情况提供的定制化方案为:
在前期拿地环节,借助题材,与政府对接,锁定拿地,之后交予开发商,收取服务费——即我们所谓的“贴牌勾地术”。
这种服务费有的高达上千万,这比它之前的商业地产合作收费有所提升,这也可以理解,国家级孵化器和产业概念含金量毕竟比原来的商业更高。
很多重资产的产业园区辛辛苦苦忙活几年,最后一算账没有亏损就不错了,上千万元的利润是多少中小产业地产商梦寐以求的利润额,但这类机构就凭借“坐地起价”可以轻松赚取差价,确实是深谙套利之道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