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说说“再四”和“再三”这两个词语,有点儿意思。“再三”这个词语使用率很高,几乎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即使没上过学,很多人也听过这个词,也会用这个词,会说这个词。但是“再四”这个词就不一样了。
现在人们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基本都用“再三”这个词,“再四”这个词语用得很少,所以估计有不少人可能不知道,尤其是没读过多少古文的人,大概率不知道这个词。这个词在古文中用得其实也不是太多,只是在有的书中频率高一些,比如《红楼梦》。
我也是在读了《红楼梦》之后,才知道了“再四”这个词语的。未读《红楼梦》之前,只知道“再三”,而不知道居然还有个“再四”。但或许也只是我孤陋寡闻吧,当时第一次看到“再四”这个词,还以为书里弄错了,看到后面又陆续出现,才知道没错。
关于“再三”这个词语来源,我最初以为源于《左传》中一句古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认为这句古文先是浓缩成“一而再、再而三”,进而又提炼成“再三”。但上网查一下才发现,早在《周易•蒙卦》中,就有这个词:“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左传》中多次提到《周易》,这说明《周易》成书时间早于《左传》。可见,“再三”这个词语的出现真的非常早。至于“再三”的意思,是众所周知的了,即表示:一次又一次;多次;反复多次。这个意思沿用至今。
“再四”这个词语,意思与“再三”是一样的,也表示“一次又一次”。但是初次在《红楼梦》中读到“再四”这个词语时,我以为这是曹雪芹的幽默,是曹雪芹的独创,故意把“再三”说成“再四”,以从数字上表示次数更多,程度更大。
现在读《金瓶梅》,我才发现,“再四”这个词语并不是曹雪芹原创,《金瓶梅》里也经常用这个词。比如第五十三回中:刘太监再四不肯;第五十五回中:再四相劝,只得又吃了一杯。《金瓶梅》是明代的,当然要比《红楼梦》早,我以为曹雪芹是从兰陵笑笑生这儿学来的。
然而再一查查,却发现“再四”这个词语古代一直在用,比如南宋岳珂《桯史·稼轩论词》:“余时年少,勇於言,偶坐于席侧, 稼轩因诵啟语,顾问再四。”这个词语后来一直被使用,比如陈毅元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再四问消息,哀音牢不破。”
但是,关于“再四”这个词语的出处,我只能从网上查到最早的,就是上面南宋岳珂《桯史·稼轩论词》。限于条件,查不到更早的出处,不知道是否在南宋之前就有“再四”这个词,如果没有,那这个词就是岳珂的独创了。可想而知,这个词是从“再三”变化而来。
由“再三”与“再四”这两个词语,又形成了一个成语——“再三再四”,意思与“再三”和“再四”也是相同的。据网上资料,这个成语最早见于元代。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一折中:“我其实不回来了,两脚车上装七个人,也不必再三再四的了。”
从时间上来说,“再四”这个词语的出现肯定要晚于“再三”,因为很明显,“再四”是从“再三”变化而来。而“再三再四”这个词语的出现,晚于“再四”的出现,这也是合乎逻辑的。
从意思上看,其实“再三”就是表示次数多,表示强调,因为“三”本身就有“多数、多次”的意思。而“再四”显然是为了加强强调的程度,“再三再四”的程度则又比“再四”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