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各地高考成绩已陆续揭晓,先向取得好成绩的各位学子道喜!
也有不少考生的成绩不甚理想,从而萌生出国留学的念头。
大家可能还记得,德国在2019年宣布中国的高中生毕业生可以拿着高考成绩直接申请德国大学本科。
其中,具体规定如下:
留德人员审核部(APS)官网
也就是说,只要考生自己的高考成绩达到当地满分的70%。以北京、天津、浙江及使用全国卷的省份为例,高考满分是750分,考生成绩达到525分即可。
这样的政策,无疑对国内学生是利好。但也容易致使不少人盲目乐观、对执行过程中的风险或变故估计不足。
我曾经有位学生就是这样:高考成绩已满足要求,在国内没学多长时间德语就兴冲冲地到德国读语言预科。没成想并不顺利,磕磕绊绊地学了两年,好容易通过了语言考试。所以国内的同龄同学已经进入大三,他才在德国刚读大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他自己反思说,还是对德国大学的入学语言要求没有足够的准备。
所以各位请看,一方面德国公立大学对外国人很友好、实行无差别的免学费制度,但另一方面,(非常负责任的)要求外国人上课必须能听懂!意味着入学时的德语水平要达到B2或C1(法律/医学往往是C2)。
鉴于本文读者可能对德语没啥了解,我再解释一下:A1/A2/B1/B2/C1/C2是欧洲衡量一个人(通常是外国人)语言水平的标准(从A到C由易至难)。您可以简单对应到B2大概是小学高年级/初中生的语言水平,C1/C2是高中生的水平。
更详细的解释☞ 你的德语水平谁说了算?
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官网
所以,务必要对拿下语言关做好充分的心理和时间准备。
那么大家会问,如果从0开始学德语,学到B2需要多久?
这里涉及到是否脱产。假设是脱产学习,每个级别需要1.5-2个月(强行一个月完成也行,但语言学习是慢发酵过程,不是快速填鸭,填鸭的结果是人要崩溃还啥也不会)。这样理论上8个月就完成了0-B2的课程。(若不脱产,则意味着学习德语的时间更少,“学成的”周期更长)
请注意,这里是完成课程,而不是具备B2的水平!(原因仍是刚才提到的慢发酵:你需要休息、喘息,给大脑沉淀新知的时间,所以每个级别中间通常要留出2周的低负荷运转期;而学完级别课程后,为了通过B2考试,还要拿出时间去刷题适应题型和提升能力)
所以整体至少要经过11-12个月后参加B2考试。
现在我们再看看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的官网提示:
这里给出的1年或1.5年已经算比较理想的了。不少考生无法做到一次通过(即听、说、读、写四项仅部分通过),那就还要补考。(又花更多的时间...)
所以,我们给诸位考生的推荐方案不言自明:
如果达到一本线、也达到了70%的要求:
方案一
1. 正常填报志愿,在国内大学入学(尽量211/双一流);
2. 利用今年暑假,学习德语A1;
3. 开学后,在专业课的课余、安排平日或周末继续学习德语;力争申请2023/24的德国冬季学期入学;
优点:不必“辍学在家”、学业有兜底,心理没负担;
在国内学德语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懂的都懂);
大一结束后进入德国高校、专业含金量足
缺点:占用业余休息时间、要吃苦;
到德国后从大一开始读,国内的学业需要放弃(但总比gap一年好~)
方案二
在国内安心读好本科,大三时申请德国高校的硕士(前提是你一直在学德语)。这时申请,和高考成绩无关、而是要力争专业课优秀,走“一般国内申请人程序”。
优点:既能得到国内学位,又有充分的时间学德语、不耽误申请德国硕士
缺点:国内本科专业的含金量稍逊、容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可能最后不打算出国(但也没啥致命的损失~)
你可以看到,两种方案各有所长,各有利弊。
但总的来说(加上疫情原因),都建议在国内学习并考出语言,避免走刚才那位同学的弯路。
说到底,核心因素始终是学生本人:请评估一下自己有没有足够的内驱力,是不是学习型人才。因为德国大学的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理念和国内极为不同,缺乏自主能动性的、抗压能力弱的,要在德国大学做好受挫/乃至延毕/辍学准备。
反之,如果学生的英语一向不错(证明有外语天赋)、学习能力强、对专业方向的干劲十足,只是临场发挥不利,那么德国的教育一定一定不会辜负你。
后记:本文力图从全局展示真实、客观的留德情况。受篇幅所限,很多细节并未提到。如有具体疑问,欢迎留言,也可以私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