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种干果之中,就其用途广和益处多而言,莫过于枣子了。中国古代,红枣曾被作为祭祀之用,同时也是小辈侍奉长辈的佳品之一,《礼记》中记载:“子侍父母,妇侍舅姑,枣、栗、饴、蜜以甘之。”所以,枣子在历史上曾被冠以种种美名,诸如美枣、良枣、红枣、大枣、吉祥果、长寿果等。
中国食枣和栽种枣树的历史相当长远。在《诗经·豳风》里,有“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之句,这表明至少在三千年前,陕西咸阳北部一带的居民,在农历八月、十月,分别有“剥枣”、“获稻”的农事活动。《战国策·燕策》载:“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由(田)作,枣栗之实,足食于民矣。”说明战国时期,在相当于现今河北北部和辽宁西端一带,枣树和栗树生长茂盛,所结果实竟达到“足食于民”的程度。
枣树(图片来源:中国植物图像库,拍摄者:宋鼎)
枣树对生长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在平原、丘陵、旱涝之地都能生长。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说:“旱涝之地,不任耕稼者,历落种枣,则任矣。”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所产枣子,品种繁多,各有特色,通常情况,鲜枣甜脆,味美可口。
枣子营养价值高,晒干后的红枣,可长期储存备用。千百年来,中国有些地方,吃枣子还有一些民俗:人们赠送给即将结婚男女的礼品之中,往往有枣子;新婚之夜,新郎、新娘同食枣子。这些民俗的含义为:“枣子”、“早子”,“早生贵子”。
红枣治病和保健,既可以单独食用,又可以同其他药物相配伍。对中医方剂学起了奠基作用的《伤寒论》,其第一首方剂“桂枝汤方”,仅有五味药物组成,其中就有大枣12枚。据统计,《伤寒论》记载方剂共112首,采用红枣配伍者达36首,红枣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历代中医采用红枣与其他药物组成的治疗方剂、各地民间用红枣调配加工成的各种补益疗病食品与美食点心,更是不计其数。
人们历来就把红枣视为极佳的滋补品。我国民间流传的“天天吃仨枣,一辈子不见老”和“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草”等谚语,也充分说明了红枣的营养价值。
大枣(红枣)
大枣,为鼠李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植物枣的成熟果实。其味甘,性温;入脾、胃、心经;具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调和营卫、悦颜色、和百药、养血安神之功。常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月经不调等症。
大枣功效的各家之言:《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名医别录》:补中益气,强力,除烦闷,疗心下悬,肠澼。《本草汇言》:此药甘润膏凝,善补阴阳、气血、津液、脉络、筋俞、骨髓,一切虚损,无不宜之。《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止嗽,补五脏,治虚劳损,除肠胃癣气。《本草再新》:补中益气,滋肾暖胃,治阴虚。
现代研究表明,红枣含氨基酸、有机酸、类黄酮、纤维素、胡萝卜素、维生素B2和C、钙、磷、铁和某些微量元素等,对人体很有裨益。近年有学者实验证实,红枣确有提高免疫力之功效,红枣中的三萜类物质,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和单纯性病毒的活性。红枣中的类黄酮物质,有抗氧化、抗细胞突变作用。另有学者实验确认,红枣和其他某些中药合用,能产生协同作用,提升药物有效成分吸收率,增强疗效。
鲜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