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文化在明清以后,出现了反璞归真的现象,茶人借由品茶过程,实现精神上的企求,让心灵得以抚慰,像朱权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十六子,为了“破孤闷”而专注研究茶,避世写了《茶谱》潜心茶道,提出了以茶悟道的观点,认为探究造化,是要从烧水煮茶开始。文征明嗜茶,为人正直,不事权贵,淡泊仕途以茶示决心,赋诗作画,有诗吟:门前尘土三千丈,不到薰炉茗碗旁。可见他以避世为乐,以饮茶为欢的高尚境界,任凭门前车马喧闹,依然淡定的在茶炉边烹茶,品茗自乐。还有张岱的以茶会友,他说:非大风雨至,非至不得已事,必至其家,啜茗焚香,戏谈谑笑,十三年于此。除非刮大风下大雨,十三年来每天造访云谷,显示两人的茶谊根深蒂固。
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所谓禅茶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茶性蕴含着茶德。品茶如同品人,品茗过程除了感官上对色、相、为味的要求,还要提升到心灵的体会和感受,追求一种平静、
恬淡的精神境界,如老子“致虚守静”的养生概念,茶叶自身的药理功效外,以茶养性,求清气长存、延年益寿,所谓,“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借由品茗过程反观自我,体悟到道德,完成自我的超越与坚持。
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无喧嚣之形,茶性与茶品自然的元素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延伸到人们的感官精神中,形成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唐代刘贞亮对茶德有更具体的阐述: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
中国禅宗形成后,僧人因禅修而饮茶,沿袭至今,潜移默化,饮茶成为佛教丛林的佛门规式。中国茶道可说是由禅而兴起,因禅学而成熟,也因禅学而造就出特有文化。唐代怀海禅师制定了《百丈清规》,将坐禅、饮茶列为规式,饮茶开始被纳入佛门清规,之后寺院茶礼逐渐成形,饭后三碗茶就是当时吉州禅寺普遍流行的和尚家风,当时茶与禅的关系已到了《茶禅一味》的境界,茶器美学的概念也渐成气候。直到南宋时期,禅学在整个社会普及流行,也助长了茶禅文化的发展。
《百丈清规》里提到丛林禅茶,由于坐禅易昏沉,所以“皆许其饮茶”。禅教是佛教的一宗,也称禅宗,所谓“禅”也就是“止观”的意思;即通过坐禅入定,求得心
静为“止”,观即是观视内心,对心进行反省观察,进行宗教修养。这种止观禅法,是随着佛教经籍于汉代时传入中国。禅宗初祖菩提达摩,真正成为佛教一宗并流传,是在南北朝时期,盛行于中唐及至五代时期。安史之乱之后,唐王朝日趋腐败,战火连连兵灾不断,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此时禅宗宣扬“顿悟成佛”,这对遭受安史之乱祸害的人们而言,无非是是最大的精神支柱。
中国最早记载“坐禅用茶”的文献,乃见于《晋书艺术传》,传曰:东晋僧人单道开坐禅、昼夜不卧,日福镇首药数丸,大如梧子,药有松蜜姜桂夕时,僧人禅修静坐时间长易感疲惫昏沉,饮茶可提神助修。僧人单道开在后赵都城邺城的昭德寺修行时,诵经四十余万言,经常饮茶以提神防睡。陆羽《茶经》《六之饮》:
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茯苓之气,时饮茶酥一二升而已。
古代僧人须持过午不食的斋戒,因不作;为了解渴,就要喝水;消愁解闷,就要喝酒;要提神醒脑去睡意,就喝茶。所以说茶不但有止渴作用、也能提神消除睡意、解烦闷,有助于修身养性,对禅修、打坐有很大的助益。
唐代僧人参禅之风盛行,禅宗重视“坐禅修行”,坐禅需摒除杂念,专注于前,所以要求僧人“跏趺而坐”,“过午不食”,而茶可养心提神,促进思考,于是寺院饮茶之风鼎盛,也因此促成了茶禅融合的契机。《百丈清规》中多处述及的“礼茶之法”如:
大众就坐,侍者归中问讯揖坐,进中鑪上下监至外堂烧香,香合安元处,退身当下问讯。上下间外堂问讯了,归中立,鸣钟二下,行茶遍瓶出。复如前问讯中立,鸣钟一下,收盏。
文中所述不仅是象征寺院的仪规,也是内心的修行,百丈禅师怀海制定这些茶礼,将整个僧堂内的茶礼程序,钜细靡遗地描写,从入堂的规矩,烧香礼拜巡堂请众,鸣钟就座,行法事人向圣僧的问讯礼仪等,让僧人遵循礼法。同时,自然而然行道,让禅法落实在如礼的生活中。清规中记载着许多茶在寺院中的使用方式、功能作用和意义,寺院法堂设有两面鼓,东北角设法鼓,西北角设茶鼓,讲座说法擂法鼓,集众饮茶擂茶鼓。禅寺中有设有茶堂,有“茶头”执事一职,专门负责在佛前供茶,供祖师的奠茶仪式,为僧众、信众奉茶等。在丛林禅寺住持上任要举行茶礼,和尚迁挂遗像也有献茶仪式,寺院中有种植茶树,耕种、采制茶叶,都视为佛事。百丈禅师曾开示大众:吃茶、珍重、歇。拟议更思量,知君犹未彻。所谓禅门三诀,以茶悟道是也。由此可见茶和禅林生活是密不可分的。笔者认为这是僧人们结合饮茶、茶仪,内修定慧。在品茶过程中同时实践境修止观,开启五感,眼观察色、耳听水沸、鼻闻茶香、舌品茶味、手触茶感,摄心专注于茶事,调身、调息、调心,进入身心合一的茶禅境界。
茶圣陆羽是佛门弟子,后成为茶圣,也是受了佛门影响。古代僧人悟道、参禅、弘法等,用茶来清新提神,寺院中大都珍藏着许多茶品,其一用来招待施主和宾客,二来供寺僧们念经时饮用。儒家主张以德治天下,道家主张清静无为,这都是养生的关键,在自然恬淡中延续并超越生命,品茶若能达到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便是最佳的养生之道。茶是苦味之上首,苦味则是诸味之上首,而心脏爱此味,心脏兴则安诸脏。
唐代茶人斐汶在《茶疏》中提及茶的四个特点:性精清、味淡洁、用凡涤、功致和,得之则安,不得则病,饮茶使人的心情平和,消除烦恼。早期达摩的“如是安心”、道信的“入道安心要方便”、法融的“心为本”、禅宗如神秀的“极力摄心”马祖道一的“只未了之心是(佛)”、南泉普愿的“平常心是道”,说的都是内在心灵的体悟,并非对外在环境的适应,不为满足物质需求。追求德是精神内在的平衡状态,所提的安心,是指抚慰内心焦虑、紧张、恐惧、困惑的心灵。而茶性精清、味淡洁、用烦涤、功致和,可带领人们提升到空灵美妙的高度,甚至成为安身立命的终极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