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楼
1968年1月份工程队进入唐家河坝,经过大半个月的奋战终于完成“三通”任务,紧接着就是就是大批民工营参与建设,经过两年的奋战整个工程完工并交付使用。这项工程当时是保密单位,只知道是一家工厂,还有专用代号9821,对外声称国营燎原机械厂。机械厂听起来就像是一家生产机械产品的工厂,实则是一家生产军工的兵工厂,对外厂名只是掩人耳目。
靶场
燎原机械厂主要生产56式7.26毫米枪弹等多个军品,70年代正值扩军高峰期,燎原机械厂投入使用便进入巅峰状态。特别是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战,作为常规兵器基地的华云工农区,几乎每个兵工厂都在加点加班。燎原机械厂内的靶场枪声响个不停,车队进进出出于工厂,没有硬化的路面灰尘满天飞,生产区内更是繁忙一片。
幼儿园
燎原机械厂高峰时超过1000多职工,带上家属整个生活区有近4000人生活。生产区和生活区分开,生活区内除了职工楼还有职工食堂、电影院、子弟学校、幼儿园、商店、体育场、招待所等配套设施,职工们基本上达到足不出厂就能满足生活上的一切需要。据说当年单身职工占的比例相当大,为打破男女比例,同时为解决职工单身问题,厂领导还向省轻工局申请报告,将棉花厂的女工交换到燎原厂来上班,调动光棍职工的积极性。这一调动不仅能激起工厂的活跃气氛,还造就不少爱情佳话。
北方强国小赫下台后新的*否定小赫的治国路线,认为我国的国力稍弱,捏软柿子算不上英雄,跟老美硬杠才能体现出强国的威力。80年代之后北方强国跟老美斗气,冷战开始进入白热化。两大强国的对杠让我国有了喘气的机会,治国方针也从军事对抗转向经济建设,我国开始进入大裁军时代。军队锐减,军品订单减少,很多兵工厂开始进入停产状态,燎原机械厂也未能躲过冰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