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汆海蚌”是与“佛跳墙”齐名,但是更为难得的闽菜珍品,也是人民大会堂国宴上的名菜。郁达夫形容它是“色香味形俱佳的神品”。
海蚌是一种长在滩涂地沙滩里的贝类,福建、江苏、浙江叫做“海蚌”,广东、香港称为“贵妃蚌”。虽然太平洋西岸、日本、印度半岛、中国沿海都产海蚌,但是以福建闽江口,长乐的漳港一带,质量最佳,被称为“漳港蚌”。(漳港蚌的壳比其他地方产的要光滑)
著名的樟港蚌
珍贵的海味不少,参鲍燕翅都相当昂贵,不过那都是干货,海蚌却要讲究生猛新鲜。著名的樟港蚌目前产地价一斤大约在240元左右(大概也就1个),而且打开收拾干净之后里面还没几两肉,顶多也就两口,还没尝明白味道就已经下肚了。
据说过去樟港一带一年能生产二、三百吨的大海蚌,这几年却只剩下一年二、三十吨的产量。樟港一带海滩面积有限,本来海蚌产量就不大,过去人工捕捞,产量也大不起来;可是聪明的人类发明了大型的铁耙子,用车子拖着把沙滩翻耙一遍,产量一下子就到了一年上百万吨。可是还没长大的小海蚌壳特别薄,铁耙子与车子的重量,就能把沙滩里还没长大的小海蚌全部压碎,于是没几年好光景,樟港蚌几乎绝迹。
收拾干净的海蚌真没有几两肉
海蚌的生长期还特别长,长成一个大海蚌大约需要大约六年的时间,所以复育的难度相当大。不过最近樟港蚌的复育工作已经开始,育种场实行人工繁殖,将小海蚌养到一年多的大小,然后再放回已经列为保护区的海滩上进行复育,再过两三年樟港蚌应该能在海滩上从重新出现。
海蚌还有一个别名──“西施舌”,传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并且将美人“西施”献给吴王,以美人计智取吴国。灭了吴国之后,西施又回到越国,越王勾践的夫人一是妒忌西施的美貌,二是担心美人误国,终于有一天他命人将西施沉入大海。从此沿岸的海滩上便长出了这种海蚌,当牠的足部伸出蚌壳时酷似人的舌头,所以海蚌也被称为西施舌。
海蚌的肉质集细、嫩、脆于一身,我觉得拿来炒都有点暴殄天物,只有拿熬得浓郁鲜美的鸡汤来汆汤,极热的鸡汤一浇到海蚌上瞬间即熟,立刻上桌,趁热入口,才能保持海蚌的鲜甜嫩脆,不至于辜负大自然的美味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