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院试,就可以被人们尊称为秀才了,也意味着有了继续参加更高等级的乡试的资格了。
而通过乡试,才正式的具有了做官的资格。但可惜的是,有的读书人努力一辈子,最终也只能停留在秀才的行列,可以说,乡试是又努力,又有天赋的人,才能突破的瓶颈。
之后就是会试,会试的竞争也很激烈,不过一般参加的也只有全国范围内的几百人左右。
最终的殿试,是要由皇帝作为主考官的。最终的殿试结果,也是由皇帝亲自定下来的。
为什么古代的读书人都想当秀才既然古代的科举制度,和我们现在的高考类似,都有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意味,那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的家庭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去应试呢?
原因非常简单,秀才具有着普通百姓和其他寒门学子,所没有的地位和权力。
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家里出一个秀才,最重要的好处,就是可以免除兵役。所谓徭役,便是义务劳动,为国家做贡献。
如果家中年迈的男丁,还需要去服兵役,那么光是想想,就会觉得非常残忍了。如果家中有秀才,一免除,还是两个男丁的差役,对于普通的人家来说,压力就会小了很多。
家中出了秀才,还可以免去交公粮的惯例,并且可以名正言顺地雇用奴婢。不光如此,一旦成为秀才,即使是犯了法,面对判官,即使是不行礼,判官也不敢乱用刑罚。
其次,在穿戴方面,秀才也有着一定的与众不同的地方。秀才可以穿有功名之人独有的盘领长衫,一看气质,就与平头百姓是大不相同。
由此可以看出,考中了秀才,真可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不光能够享受到与平民百姓截然不同的待遇,而且社会的地位也能得到明显的提高。
也因此许多读书人,即使是学到倾家荡产,也想考中秀才,光宗耀祖,也能顺便给家里人谋点福利,给自己争取一点出人头地的机会。
秀才相当于今天的什么学历说了这么多,回到今天的主要话题。现在的历史性影视剧非常丰富,所以有些人在看过剧后,都以为秀才那么难考,一定是像研究生、博士生甚至留学生那样的学历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