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尽管可以放在制造过程来讲,但它更好的位置,或许应该放在三维设计软件CAD的章节里面去讲。因为CAD设计的图纸,当面向数控机床进行加工的时候,需要使用cam软件来对机床的数控系统进行编程。CAM软件是工件精度的重要保障,因为是它决定了刀具在加工表面上进退翻飞的轨迹。无论是飞机机翼的加工,还是苹果手机壳,都离不开CAM软件对刀具切削轨迹的预先规划。规划得当,工件表面才能得到精准加工。从这一点来看,CAM软件是CAD和机床之间的桥梁。这也让人理解了为什么北京精雕机床,当年能够进入苹果的供应商行列,因为精雕最早就是以CAM而发展起来。这是中国少数在CAM领域能够脱颖而出的软件。而要做好CAM软件,同样需要一个非常精细的生态。
北京精雕和大连光洋:这两家,都是民营企业,都是啃硬骨头的角色,最大的特点就是自己同时开发主机和数控系统。这是中国机床发展史最为意外的两棵硕果累累的野枣树。而它们在数控系统,也独成一派。主机成就了数控系统。
乔布斯一向追求手机前屏面板的使用体验,这给全世界制造出了难题。每一个接到乔布斯订单的供应商,第一个反应,都是“不可能”。
当年iPhone3S出现的时候,上面听筒的凹槽,意味着要在玻璃上钻孔。大批量的产品,玻璃如何打孔?没有人知道
原来的手机面板,都是亚克力,用的挺好的,乔布斯干吗非得使用玻璃?苹果设计师坚持这个创意,并鼓动康宁生产出了前所未有的大猩猩玻璃。然而,苹果开始在全球制造界寻找可以加工的刀具,最后找到北京精雕——这家以小刀见长的机床企业。然而,精雕一刚开始,直觉就是不可能。尽管小刀具雕刻,振动少,但玻璃钻孔,听上去仍然是变态的需求。
然后开始试刀,果然刀具一上,玻璃直接碎。可以说,刚开始的良率,为零。
经过反复调试,苹果工程师一起助阵,最终解决了这个连设备供应商,都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苹果设计师每一次设计,都是对全球制造界出了一道难题,然后所有的供应商都要开始研究工艺。这其中中国制造商,自然是受益巨大。
2011年精雕为苹果加工iPhone5,手机外壳的边框需要高光导角。采用钻石刀,进行铣削。但亮度如何描述,又是一个难题。精雕声称很亮,像镜子一样。但苹果不认这种主观性说法:必须要求量化。最后精雕花费100多万大洋购买了美国阿美特克的白光干涉仪,用数字说话,这才被苹果放行。
这说明苹果的对质量要求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能够量化、规范化和尺寸化,才是合适的质量要求。
这对精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精雕后来也花费巨大,围绕质量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测量体系,从而使得的制造理念也大幅度提升。
2.深度Depp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