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眼中,高考是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但随着脑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小学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方法,对孩子的影响才是举足轻重的,盖因为7岁开始,孩子的抽象思维开始替代具象思维,如果能合理的帮助孩子过渡到抽象思维,未来的学习则无往而不利,否则孩子未来的学习将变的很难。
常言道“一二年级相差不大,三四年级两极分化,五六年级天上地下!”,这是因为小学学习,在一二年级只需要机械记忆即可学会,三四年级以后,知识越来越抽象,如果没有打好思维基础,孩子的学习就会越来越吃力,相反打好思维基础的孩子,则会学的越来越顺利。
那在一二年级,我们该怎么教孩子,孩子才不会掉链子呢?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培养孩子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形成抽象思维的关键时期,只要打好基础,未来学习将会事半功倍,那该怎么做呢?
1、学会思考
传统教育当中,一二年级的教育更重视的是背诵,比如乘法口诀,加法口诀等,很多孩子只会被动的接收老师和家长灌输的知识,很少有自己的思考输出,我们要做的是,利用数学知识,帮助孩子学会思考,就像加减法,仅仅告诉孩子1 1=2不够,我们需要用具象的事物,通过多个角度去演示1 1的概念,让孩子知道合并是加的概念,从而学会利用加法去思考问题,比如:
“妈妈一个苹果,爸爸一个,总共几个?”
“手里有1个饼干,又给1个饼干,总共几个?”
“有一只蝴蝶,又飞来一只蝴蝶,总共几只”等等。
2、制定计划的习惯
很多孩子经常因为玩耍忘记写作业,或者写作业非常拖沓,在日常学习当中也没有任何的目的性、规划性,都是随性而为,这导致孩子很难把所学过的知识系统的串起来,家长严格的监督反而让孩子厌烦,使用各种借口拖延,既耽误了学习,也耽误了玩耍。事实上,我们只要帮助孩子养成为自己制定计划的习惯,才能改善这一状况,比如每天的休息时间,玩耍时间,学习时间等等,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引导孩子自己制定计划(包括长期的、短期的、日常的),而不是家长代劳,或许起初会有纰漏,但后期让孩子自己完善即可,而且制定好以后,一定要让孩子严格执行。
3、独立生活能力
很多孩子去上学的时候,所有物品都是家长帮忙准备,但这样孩子经常会丢三落四,会让孩子没有自信,而且这种习惯也会不经意带进学习当中,影响孩子的学习,因此我们要锻炼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孩子自己准备上学所需的学习用品,每节课需要准备的东西。而且有一点很重要,家长不要直接告诉孩子需要准备什么,而是通过提问引导孩子思考,比如“上课需要写字吗?用什么写字?”、“今天都什么课?有什么任务?需要用什么工具完成”等等,这样同样也会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
4、多一点社会实践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对于孩子来说,只有通过实践中体验知识的运用,才能帮助孩子更深刻的领悟知识,让孩子抓住知识的本质,这相比于机械记忆来说,效果会更好。比如游泳、自行车等,学会后终身难忘,根本的原因是体验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