榔头击弦而发音---这就是钢琴发音原理最简单的陈述。
钢琴的前身是拨弦古钢琴,也称作羽管琴键。它与钢琴的内部原理大致相同,都是在琴体内部装有音板和许多拉紧并列的琴弦。不同的是钢琴的弦槌击弦发音,拨弦古钢琴用羽管制的拨子拨弦发音。此外,还有一种与它们同一血统的键盘乐器——击弦古钢琴,它同样是一种装有击弦装置的乐器,用铜制的形槌击弦发音;它的应用范围不如拨弦古钢琴广泛,主要用在当时的贵族家庭中演奏。
17世纪到18世纪间,拨弦古钢琴在当时的音乐生活中有着相当显赫的位置,可以说是它的全盛时代。至18世纪初,欧洲大陆音乐迅速发展,音量弱小的拨弦古钢琴已不能满足当时音乐家们的需要,因而逐渐被音量洪大的钢琴所取代。
钢琴的发明者是巴尔托洛奥·克里斯托福里,他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一位乐器制作师。1709年,他以拨弦古钢琴为原形,制作出一架被称为具有“强弱音变化的古钢琴”他在钢琴上采用了以弦槌击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代替了过去拨弦古钢琴用动物羽管波动琴弦发音的机械装置。从而使琴声更富有表现力,音响层次更丰富,并能通过手指触键来直接控制声音的变化。在克里斯福里的第一架钢琴出现后的一百年里,拨弦古钢琴仍为人们所应用,但更多地是为演奏特定作品而使用。故以弦槌代替拨弦发音就成为当时键盘乐器的主要特色,亦是钢琴的标志与象征。1709年后,克里斯托福里又进一步改革了原来击弦机的结构,他在这部机械中安装了一种与现代击弦机的复震杠杆系统近乎完全一致的起动杠杆,使击弦速度比原来加快了10倍,而且可以快速连续弹奏;音域也增加为4组;可以说这就是现代钢琴的雏形。他的这一发明为以后的钢琴制作事们打开了通往成功之路的大门。但遗憾的是,克里斯托福里的发明并没有得到他的意大利同行们及当时演奏家们的注意,却在异乡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了解钢琴的发音原理和特点是研究钢琴演奏声音技巧的必要前提。触键,通过机械传导的 泥榔头击弦而发音---这就是钢琴发音原理最简单的陈述。如果对钢琴的发音原理作进一步的研究,我们便能够发现,机械传导系统制动的 泥榔头的运动轨迹是直接的,并且其运动形式仅有快慢之别,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钢琴的声音变化---包括音质、音色、音量的变化,实际上都只产生于击弦瞬间榔头推进速度的变化。 泥榔头的推?速度是受制导?动的键盘作用影响的,而键盘作用是受钢琴演奏者触键方式、方法来决定的。因此,归根到底,钢琴演奏者的触键方式,控制和影响着榔头的击弦速度,声音的变化取决于制导的泥榔头击弦速度的变化。
如何运用这简单的原理研究出可操作性的技巧规律,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什么是指触的变化形式,即触键方式?简单地说,触键方式就是触键的用力形式。触键的用力形式包括两个方面:用力方式和传力方式。用力方式主要体现于形成不同的触键速度;传力方式主要体现于触键手指或手部的支撑形式。这都是决定击弦速度的关键的因素。
传力方式。可以说,没有手指的支撑传力,就没有钢琴弹奏可言。事实上,支撑方式的改变,非常直接地影响到音质、音色、音量。换句话说,仅仅改变弹奏的手的支撑强度就可以改变声音。从技术手段上讲,弹奏的手的支撑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触键手指指尖的软硬程度;手指各关节的牢固程度;手腕以何种方式发挥富有弹性的支撑调节作用。
将上述原理应用于弹奏,可以列出以下可操作、并可用于改变支撑方式的一些主要技术手段。
1,改变手指尖的坚度---从相对放松的指尖到相对牢固的指尖,每一种变化层次作为触键技巧熟练运用,都可以改变键盘动作速度和击弦速度,对声音的变化产生影响。
2,改变手指触键面---从指尖较直立的形式到指面较平坦的形式。每一变化层次又可以形成指尖坚度的改变,从而引起声音的变化,例如:在弹奏歌唱性的连音句时,可用手指肉垫较厚的指面,以发出柔和细腻的声音效果;在弹奏清晰、颗粒性强的乐句时,可用指尖进行弹奏。
3,改变手指第一关节或第三关节的牢度---从第一、第三关节较柔顺到较牢固坚挺可以改变手指传力的支撑强度,也是寻求声音变化的有效手段。
4,改变手腕的支撑调节---手腕像一只弹簧,其功用是支撑调节,弹簧的软硬度在不同程度上既发挥支撑作用,又发挥调节作用,影响声音变化。
用力方式。用力方式是影响触键速度的最直接的因素,也就是最直接操作键盘动作速度的技术手段。作为触键技巧,注重讲究触键速度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调节运用手的不同部位,从手指、手到肘部,大臂乃至全身体,运用不同力量来改变下键的速度。
2,通过训练有素的手指肌肉力的运用,以及与重力运用的恰当配合,来改变下键速度。
3,利用手指离键的不同高度触键,提供改变下键速度的条件来改变声音效果。手指离键越高,触键的力度也越大。
4,变化手指离键速度,对声音的延续及共鸣发生影响,也会带来声音效果的变化。
5,改变触键的用力方向,如垂直纵向,水平横向,斜向,或往里推,往外拉等等,来改变下键的速度。
钢琴演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既要求演奏者在技术上达到完美无缺,又要求演奏者完全理解作品,充分表达出作品的思想内容,这就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