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您认识上图中的这个字吗?
上面一个“鸟”,下面一个“甲”,这个字读“nia(四声)”。它是云南丽江傈僳族中一支氏族的姓氏。这个氏族以鸟为图腾。因信息系统中无法输入显示“nia”字,氏族里近700人不得不妥协,改姓为“鸭”。
云南日报微博截图
目前,我国还有很多像“nià”一样的生僻字由于无法输入和显示,只能无奈用其他字替换,导致使用者改姓。姓氏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组成部分,不该被遗忘。
图源网络
地址更名背后同样是当地人的无奈。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北苑街道芝尔庄也曾两次改名。最早叫“贝亅(zhī)尔庄”,因无法输入转而用“则”替代。当地居民认为“则”与“贝亅”字意不通,无法让族人后代全面了解家乡,也没有归属感,最终用同音字“芝”替代。
4月20日是“联合国中文日”,为解决生僻字使用难题, 腾讯联合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光明日报全媒体、国家金融标准化研究院,以及汉仪字库、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发布了全国首个“生僻字征集”小程序,面向大众征集更多“nia”、“zhi”这样,对人们重要却无法输入的生僻字。这些征集到的生僻字,经过专业考证、审查、赋码后,有望顺畅地输入显示。
202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事业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我们应积极推动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这其中的难题之一即是生僻字。生僻字,顾名思义就是那些生活中不常见或者人们不熟悉的字。尽管如此,它们却是各类热搜中的常客。据统计,全国约6000万人名中含有生僻字,媒体也曾多次报道“名字中有生僻字,影响保研”、“因姓氏生僻,银行存折被冻结”等尬事。
生僻字“罕用”,却并非“不用”,甚至有无可取代的“大用”,在数字时代呈现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价值。一方面,社会数字化程度加深,日常生活几乎离不开以汉字为基础的数字化信息系统,生僻字数字化不充分,导致姓名中含有生僻字的人群在求学、就医、出行等各个公共领域频遇不便;另一方面,作为汉字的有机组成部分,生僻字同样承载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发挥着文化传承的功能,并受到不少人的喜爱和关注。
可以说,无论是保障公民的正常权益,还是发扬和传承汉字文化,生僻字的数字化都无法忽视。
新版《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
去年8月,新版《信息技术 中文编码字符集》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将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实施,共收录汉字87887个,比上一版增加录入了1.7万余个生僻汉字,覆盖我国绝大部分人名、地名用生僻字以及文献、科技等专业领域的用字,能够满足各类使用需求,为传承中华文化、增强中文信息处理能力、满足姓名生僻字人群用字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标准保障。
据统计,目前汉字总数超过10万个,但在数字时代,其中约有70%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到了数字时代,当汉字的书写工具由笔变为键盘,书写载体由纸变为数字终端,汉字传播越来越依赖于数字化的信息系统。目前,大多数信息系统能正常输入和显示3万多个汉字,有7万多字未完全实现数字化,无法在网络和数据库中使用。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有超过6000万人名以及大量地名、古籍、方言中包含生僻字,其中多数缺少计算机系统里的通用编码,无法在数字设备中顺畅输入与显示,带来诸多公共生活和社会服务难题。
“汉字数字化”有序推进正在进入新阶段
去年8月公布的“新国标”为强制性标准,2023年8月1日起,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的产品与系统将必须支持标准内的87887个汉字。2022年11月,腾讯联合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及生态伙伴发起“汉字守护计划”公益行动,针对姓名、地名、古籍等场景中存在的生僻字,从征集到考证、赋码、扩容字库、字形设计,再到输入法适配与应用显示,全流程助力,让生僻字在数字时代重焕生机。
你身边有名字中带生僻字的人吗?
欢迎评论区留言。
来源:中国小康网微信公众号综合@云南日报、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人民网
责编:周经韬
审核:田苑淯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