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耳熟能详的歌谣“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证明了天安门城楼无可置疑的重大意义。
为确保天安门始终呈现出雄伟庄严的气象,专业人员投入了大量细致周密的工作。
2019年10月3日,当完成修缮的天安门城楼恢复开放时,全新更换的国徽也同时亮相。
众所周知,天安门广场每天都有大量的游人来往,几乎每位游客都会选择在这里留下一张纪念照片。
与此同时,天安门又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建筑,因此,对于广场所有建筑的维护工作都必须做到周密细致,以确保其保存完善、安全使用。
2018年,天安门城楼的又一轮修缮工作开始。
负责该项目的管委会对城楼里里外外都进行了全面检查,当负责人员检查到城楼悬挂的国徽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情况。
当时悬挂在城楼正中、高逾两米的那座木质国徽,于1970年天安门大修期间投入使用,在经历了近50个年头的风吹日晒后,已经出现了局部开裂和剥落的现象。
负责人员不敢掉以轻心,立即组织相关领域的古建专家进行现场实地踏勘,确切了解这座国徽的状况。
相关专家在采集了现场第一手资料后,很快投入了探讨和论证当中。
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但问题的焦点在于“怎么办”——是在原国徽的基础上进行修复,还是重新复制一座新的国徽?
讨论之后专家们认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补看似简单,但由于新旧着色材料不同,极易出现色差问题、影响国徽的光泽和质感;而且,新旧材料的结合部位一旦遇到冷热交替、温度变化,也更容易出现开裂变形等问题。
为了避免这些极可能出现的隐患,相关部门最终决定:与城楼的整体修缮同步进行操作,对这座国徽进行一比一原尺寸的复制替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