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们却始终如同观看一则夸张的寓言,忽略的她们的真实,真实的和我们每一个人一样,却活在惊悚片胶卷里头。而《金陵十三钗》正让我碰触到那残忍却又活生生历史、碰触到那年代既美丽又荒但的悲剧。
恰恰是这样一些边缘的女性,她们在关键时刻,用生命包容了这个世界的丑陋。
但是我想,我永远不能真正理解那十四个女子,因为那些事实对我而言实在太震惊太不愿去相信,好似活着所有可能碰触到的悲伤都降临在同一时刻,希望像是无垠宇宙中的一颗尘星般,而生存变成一件最奢侈的愿望。
虽然《金陵十三钗》的电影与小说虽然在剧情有很大的出入,而故事中许多情节也只是虚构的,但是他们却有同一个灵魂,那就是他们想吊亡的是南京大屠*所造成的莫大伤痕、以及置身于其中的人们。
作者严歌苓也在书中提到她不认为这是他最好的作品却是他非写不可的作品。
我们后人不停的追逐可能永远找不到历史的真相,因为纪录下的终究只是残破的一部分,更何况历史的笔是掌握在强人手中。
可是我想如果不去寻找我们将永远流失,流失那一些既动人又绚烂的人事物,也许到了新的一代历史的仇恨似乎应该要遗忘,因为我们无法停止前进而过去也不等于现在,但是他们留给我们的教训却是要深深记取的。
我想我喜欢《金陵十三钗》不是在于它有多悲壮的主旨,也不是有多悲苦的转折。
而是它的刻画并非单一而呆版的,而是既复杂又通透人性的,真正的解答只存在于教科书而非适用于这个世界,像是战争这么吊诡的人类相残却又是那么合理的利益争夺。
也看到不一样的女性特色,她们犹如风中残破的花朵,即便被风弄得片体鳞伤仍无法掩盖她们散发出的璀璨光芒。
电影改编小说的美学(1)
《金陵十三钗》电影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虽然故事主轴同样围绕一群身陷于南京大屠*的女学生与妓女,然而电影与小说却聚焦于不同层面。
小说除了豆蔻为寻找琴弦不小心被抓到凌虐致死以外并没有其他白描日军对女性的暴行的场景,反而都是透过旁人之眼间接的穿插在一节节剧情中,虽然像是是补述一般的短白,却反而像一道如影随形的阴影笼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