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会知道何时将降下泯灭人性的狂风欲雨?至于电影则几乎都在处理「性」的问题,将女性受到日军凌辱的暴行活脱脱呈现在观众的眼前,不论是日军进犯教堂时,里面女学生哭叫与求救淹没整个教堂,却仍无法唤醒任何一个日军的良心,反而助长了兽欲的失控。
而另一段豆蔻与香兰两位妓女跑出去不慎被日军抓到的桥段,他们将女人拿来当泄欲的游戏,两位女性生命的质量在里面更如同归零般被摧残的不敢直视。
这些剧情其实都只是在重申同一个主题——南京大屠*中女性遭到的性虐待与性暴力。
多不胜数的史料都有记载关于女性在期间遭受强暴的案例,而当时被强暴的女性数量估计大约在两万至八万多人左右,其实《金陵十三钗》这部小说便是根据美国传教士魏特琳所著的《魏特琳日记》改编。
可见得里面很多的血腥控诉都有其真实性。老谋子真的是下了一番苦心的。
虽然女性受到的灾祸在战争的全貌中可能终究只是一小部分,因为战争的残酷如同传染病一样不分男女老幼,不分敌我双方都是一视同仁的。
但是我们不得不值得思考的是,在战争中更凸显的是男性霸权的通则,自然造就两性之间生理的差异,然而就只因为身为女性,便必须承受等同于双倍的痛?那痛是身体上被撕裂的痛加上灵魂中永远无法抹灭的痛。
相信就算大部份女性最终被强暴完也同样面临死亡的命运,可是在死前的遭受应该比死更加像死吧。而《金陵十三钗》当中也提到所谓男性特有的「处女情结」,这是一个世界共有的象征性:含苞待放的少女便是纯洁的象征。
可是却也是既古老又无理的谬论,女性的守贞到底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男人的尊严?
书中与电影都透过两个主角群的对比来点出问题。
秦淮河窑子的风尘女子与来自威尔逊女子学院的女学生这两个截然不同世界的人撞在一间小小的教堂,吃的喝的到男人的眼光都燃起一波波的烟硝味,尤其是女主角书娟与玉墨,相信他们具有同样聪慧的眼光,好似一面铜板的正反面,却只因为老天掷出浑然殊异的命运,让她们之间存在着既羡慕又忌妒的另一层微妙关系。
可惜的是最终的结局仍把传统地位的高低排了出来,用了「商女不知亡国恨」的典故把妓女们推向了救国的牺牲主义。人类不是生而平等吗,但却在最关键的局势中好似用机会成本的方式来分类,这到底是对是错?
不过不论对错,她们确实拯救的不只是一群纯真懵懂的女孩,而是救赎象征的希望和力量。
(2)
而原著与电影还有一个很大的差异,那就是花了更多笔墨在其他人物,传教士法比、英格曼神父、戴涛……每个角色都像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其心里的纠结点。
就连看似无用的厨子乔治都是,透过不同眼光、不同事件、不同的内心拼凑出南京大屠*历史的缩影版,这就是相比下电影没做到的部分。
这也使的《金陵十三钗》在欧美市场惨受恶评。
我觉得书中非常重要的另一个副线便是副神父法比,他出生身份的特别让这个角色充满着十足的矛盾感,西方的理性与东方的感性虽然好像不能这么刻意的区分,可是却也让法比化身成南京大屠*中的一只小丑,他似乎不属于扑克牌中的任何一组牌却身在其中。
他与英格曼神父之间疏离却又依存的关系就可以观察出实际上他并不真正属于西方;而他与戴涛之间的对话却又证明出他有一颗来自于遥远国度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