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五:将生胚两两摞在一起。
将筷子沾水,将单数的生胚中间抹一下水。然后“单双”两个在重叠起来,用筷子在中间压一下。根据油锅的大小,适当调整油条生胚的长度。下油锅前拿起生胚稍微拉长,再放入锅里。
为什么要两两摞在一起?
无论是街边的还是大集的早点摊,基本上所有的油条都是两根摞在一起或是拧巴在一起的。因为
两根油条接触的部分接触热油较少,升温相对缓慢,面团相对较软且水分足,速度分解生成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不断增多,促使油条体积变大。 而油条外围接触热油部分很快变硬定型,内部气体很难形成膨胀结构,而是从缺口向外溢出,因此油条也就不膨胀了。
步骤六:炸油条。
准备充足的油之后,这油温和手法就是重中之重了。
七到八成热的油温炸油条最合适。基本的油面状态为:油面平静,没有明显的波纹,没有冒油烟。如果家里有高温试温剂最好,待油温达到180℃-190℃左右将油条生胚放入油锅,炸成表面金黄色,体积膨大,酥脆即成。这样的油温达到的效果就是油条下锅不沉底,一秒后很快就能飘起来.飘起来后翻个,略炸就行了。在油炸过程中,必须用筷子来回翻动,使其受热均匀,让油条从中间变得膨胀,通体色泽一致即可出锅。
怎样控制油温?
要根据炸油条的状态啦!如果油温过低,低于六成热,油脂会很快浸透进油条生胚中,这样不仅使油条中间含油,还会使其膨胀度降低。而油温过高时,高于200度,又很容易将油条炸焦炸煳。然而对于烹饪水平有限的人,要把油温控制在180℃左右并非一件易事。所以为了防止功亏一篑,借助温度计还是非常保险的做法。
做油条简单吗?我觉得,真做成心中理想的样子,除了正确的配方还有手法和经验都非常重要。这三点都能达到也是需要下真功夫滴!如果想做炸油条一次就成功,我觉得那叫做偶然,如果次次成功才叫本领!更何况,每个人对油条成功的标准不一样呢!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并虚心请教学习,那才是油条的魅力。
哪种美食才是你心中油条的最佳“伴侣”?
其实这个提问本身就是“挑事儿!因为答案它肯定不是唯一的。全国各地,每个地方的饮食文化不一样,况且就是同一个地区,每个人的口味也是千差万别。酸甜苦辣各有喜好!
豆腐脑、豆浆、胡辣汤、米粥,酱油作为油条的“搭档”都非常不错!
作为地地道道的北方人,豆腐脑油条是我吃的最多的。将油条泡进豆腐脑中是固定动作,油条裹着豆腐脑中的韭菜花,味道真是一绝,百吃不厌啊!也有一部分北方人偏爱豆浆(豆汁儿)油条。浓郁香甜的豆浆,配上金黄酥脆的油条,一口一个带劲儿。而酸辣汤中的酸和辣可以解油腻,吃着也是大快朵颐啊!米粥、酱油和油条搭配的吃法,虽然我没有尝试过,从那么多人对它狂热的喜爱,也一定有它好吃的理由!
话说,这么多美味的搭配你最喜欢哪种食物和油条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