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也叫棉芪,一种黄耆豆类科的植物,也是一种中药材,黄芪也是我国比较古老的药材,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黄芪,由于这些年黄芪的药用价值也是很高,野生的数量一度在减少,目前我国很多的地区都开始大面积的人工种植,黄芪种植最近几年也是有着很好的前景,很多的农民也是选择了种植黄芪来创造效益,由于黄芪应用的比较广泛,加上黄芪比较容易种植,黄芪也是一种比较耐寒的多年生植物,加上最近几年很多的地区由于种植的模式有所改变,种植一些中草药的也是越来越多,所以说黄芪相对来说种植的还是比较多的。
黄芪一般种植后,需要1-3年进行采收,用其根部用来做药材,黄芪的药性属于比较温和,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同时也能改善人体的免疫力,虽说黄芪是一种药材,但是对于病虫害也是比较敏感的,尤其是一些病虫害对黄芪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有的病害如果不及时进行防治的话,可能就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失,今天咱们就来说下这个黄芪危害性比较大的一个病害“白粉病”,三农种植通将从黄芪的病害了解,然后到防治措施进行讲解,希望能对广大的农户有所帮助。
一,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黄芪白粉病黄芪白粉病,也是和其他的植物患白粉病是一样的,一旦感染了白粉病后,就会出现比较大的损害,黄芪白粉病也是对黄芪生长中危害最大的一个病害,主要的原因是病原菌非常的顽固,也具有很强的寄生能力,前段时间我们去部分黄芪的种植地观察后发现,几乎种植黄芪的地区每年在4-5月为发病小高峰期,然后到了9-10月的时候,发病成为最重要的高峰期,然后此病会持续到11月份,病原菌危害非常强,该白粉病病源菌也可以在其他的中药材上寄生发病,比如,伞科,豆科的中草药植物都可能发病,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传播感染。一旦黄芪种植地周围或者园区有感染源的话,基本发病率在90%以上,发病轻的可以导致减产40%以上,发病重的甚至有毁园的可能性。所以种植户需要重视黄芪白粉病的防治。
二,黄芪白粉病的发病规律你需要明白黄芪白粉病的病原菌为豌豆白粉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类的病害,当病原菌在田间的黄芪植株上进行侵染时,在植株上会形成闭囊壳,闭囊壳里有数个甚至几十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对于温度比较敏感,在极度寒冷的情况下,会躲进吸附在植株上的闭囊壳里进行越冬休眠,有时候也会在土壤进行越冬,到了过年后的4-5月间,田间温度到了20度的时候,湿度达到50%以上时,闭囊壳里的分生孢子就会有性繁殖出更多的分生孢子进行侵害黄芪,最适合分生孢子侵害的温度为20-28度,当温度适宜分生孢子侵害时,分生孢子主要先从二年生的黄芪上下手侵害,然后病菌在园区里进行扩散后,通过园区的季风和雨水的飞溅感染其他的黄芪植株,病菌的侵害性和发病的规律还有着不同的时间,像一年生的黄芪发病比较晚一般在6-7月开始发病,8-9月和10月发病严重,两年生的黄芪发病比较早从4-5月开始初次发病,然后持续到8-9月份和10月份,到了11月以后,分生孢子会进入闭囊壳里越冬,秋季高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条件,雨天多,湿度大,雾气重,露水大的时候黄芪园区发病率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