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经验>

回族戴孝的规矩(回民下葬怎么处理尸身)

来源:原点资讯(m.360kss.com)时间:2022-11-03 05:17:18作者:YD166手机阅读>>

作者简介

王书法,字愍斋,号嗜花斋主人、愍斋主人,徐州市谱牒文化研究会会员、古沛王氏委员会秘书长、《淮海民俗文化网》专栏作者。生于1996年2月,中共党员,本科在读。曾祖讳传辉,祖父讳家铎,父名诗亮,沛县鹿楼镇房庄村人。著有《愍斋诗集》、《愍斋羽士青春录》、《乡间记忆》等文集。

回族戴孝的规矩,回民下葬怎么处理尸身(1)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 淮海民俗文化网

编者按:此文详细介绍考证了丰沛县丧葬风俗的规矩、来历等,真是比农村大老执懂的还多。更让人惊讶的是,作者95后小伙王书法,是沛县鹿楼镇一个22岁的在校大学生。欢迎读者留言补充。

前言

生老病死是人生大事,婚丧嫁娶是人生最重要礼仪。丧葬习俗,不仅仅是文化,有时候会是谶语,不可不知,不可不懂。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一场轰轰烈烈的白事,被人们看作一个人一生的完美归宿,足可抵消逝者一生的苦闷哀愁。

回族戴孝的规矩,回民下葬怎么处理尸身(2)

1.咽气——人去世了不能说“死了”,这是对逝者的不尊敬,要讳言说“老了”、“走了”、“成仙”、“仙逝”、“作古”等。丰、沛县人叫“咽气”、“倒头”。

2.送信——生离死别是人生中最痛苦的事,旧时交通闭塞,人口流动极为缓慢,乡人大都寿终或病死。弥留之际,亲人们依依不舍,将亡人牵挂亲人。

儿女们日夜侍奉,不离左右,同时给在外的子女捎话传信,催其速返。接到此类通知后,子女一般都日夜兼程,力争与亲人生见上最后一面。若见不上面,则老人死不瞑目,儿女抱憾终生,还会被指为不孝。

3.送终——当事人也知道自己时日无多,通常情况下会强忍住最后一口气,会出现所谓的“回光返照”,一方面想见儿女们最后一面,另一方面要当着众人交待一下身后事,叫“托家事”。在亲属的守护下,度过弥留的时刻,这叫挺丧,亦叫做“送终”。老人也是难得的善终,这也是人们通常盼望“五福临门”中的“五福”之一。

爷死舅家大,娘亡娘家大。病危之际,男的要请他的舅家人来探望,女的要请她的娘家人来问病。万一病故,好让他们知道人是怎样死的。

回族戴孝的规矩,回民下葬怎么处理尸身(3)

4.置寿衣、置棺材——在老人临终前,儿女要为老人置办好寿衣、寿帽、寿靴,俗称“送老衣”。送老衣一般由女儿置办,没有女儿的由儿子置办。

寿衣要在闰年闰月缝制,一取“功德润泽后人”之意;二因为闰月不多,哪年哪月也轮不到用上,图个吉利。男性寿衣要有帽子,上衣一般为棉袄或夹衣,不能穿褂子,因褂子与“挂子”谐音,免得将儿子挂去阴间;下衣为棉裤或单裤,脚上穿靴子或鞋子。女性头戴凤冠,穿掩襟上衣。

在寿衣颜色上,大都选红、青、蓝等色,寿衣里子多选用红色,意味着后辈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忌用黑色;

在寿衣长度上,寿衣袖子要能遮住手梢,忌讳袖短露手,否则,意味着后辈儿孙会衣不蔽体、伸手讨饭;

在寿衣件数上,要穿单不穿双,以避免凶事成双;

在寿衣纹理上,要穿平纹布,忌穿斜纹布,寓意为后辈人不搞邪门歪道;

在寿衣材质上,可用绸子但不能用缎子,因为缎子和“断子”谐音,不吉利;

寿衣要两头见棉,即有棉衣、棉裤,冬夏如此,取“以棉(眠)为安”之意;

在寿衣穿着上,忌给逝者穿皮衣皮鞋,因为皮子是畜皮,穿了怕逝者来世变成畜生;

在寿衣缝制上,寿衣不能用纽子(扣子),因为纽子和“扭子”谐音,怕后代出“逆子”,只钉布带子,取“带子——后继有人”之意。如果有纽子,一定要摘下,不能用剪刀等铁器剪掉。

过去备棺材,木材以柏木为最好,楠木为上,次用杂木如楸、椿、榆等,禁用槐木。

板料越厚、棺材越大越好,最孬的棺材叫“狗碰头”,指的是一种粗劣的薄板棺材,意思是野狗用头就可以撞破。

5.穿寿衣、洗丧——逝者断气前,家人就要帮其穿上寿衣。一则死后尸体僵硬不好穿;二则说人死了再穿就意味着光着身子走了,到了阴间还是无衣,会沦落为孤魂野鬼。为亡人穿衣时孝子不能哭,怕泪洒尸体,引起走尸、僵尸;一说眼泪滴在尸体上,逝者会留恋而不走,且不得超生。

逝者临终时,亲人们就要为其剃头(男)、梳头(女)、净身、整容,由逝者直系子女打一盆清水,用一方白布帕给逝者擦净躯体。通常以“三袱子”为限,即抹拭时将布帕浸水拧干三遭,称“三把”,亦称“洗丧”:一把抹头脸,二把抹胸腹,三把抹脚腿。

为死人沐浴的目的除了在于“用水洗去逝者生前的罪恶,消除逝者在生前所犯下的罪孽”外,主要是要让逝者的灵魂知道这不是在给活人沐浴,让逝者干干净净地到达阴间,被祖先所收容。

6.移床——老人临终时,要将老人抬放在一张下面铺满秸秆的草席垫子床(灵床)上,一起移至正厅内,农村称“堂屋当门”。老人的头朝门、脚朝里,搬出正厅内所有的家具及装饰物,不能搬走的用白布罩上,只留下这张床,床顶后墙。在老人临终的最后时刻口,将床前移,称为移床。

移床的目的是让老人故去后能顺利走出家门,灵魂早日到冥府安息,免得滞留家中不得安宁。等成殓完毕、将逝者放进棺材后,灵床就要被翻过来丢弃掉,活着的人不再在这张床上睡觉,民俗认为不祥。

7.指路、烧倒头纸——指路,俗称喊路,也叫喊魂,意为让亡魂升入仙界,也是告知乡里亲邻老人去世消息的方法。

老人去世后,逝者的长子(长子不在由长子孙,长子、长子孙都没有,由其它儿子或女儿)手持一称杆,站在门右侧,指向西南方向,边喊三声“爹(娘),您顺着大路向西南!”有的还喊着早殇的晚辈的名字,让他黄泉路上搀扶着老人、带着盘缠。

本地风俗,只要逝者还有一丝气,绝对是不能动哭声的。认为哭不吉利,只能在尸体摆放停当后,全家举哀,放声恸哭,用瓦盆作烧纸盆,于逝者头部的供桌前面烧上第一把纸,许多地方叫烧“引路纸”,本地俗称“倒头纸”。人们认为烧纸就是给逝者送钱,以此祈使逝者带够买路的银两“盘缠”,好顺利去西天成仙。

为什么人死后要往西南,而不是往东南、东北、西北等其他地方呢?因为天地的四面八方分为四道,东南为禽道,西南为神道,西北为兽道,东北为鬼道。祖辈相传,西南是佛祖居住的地方,是西方极乐世界,唐僧不辞千辛万苦往西南方向的天竺(今印度)求取真经,其原因也正在此。

凡人死后,人们普遍的愿望是逝者能“回老家”、“上天堂”,由此人们便盼望故去的至亲之人奔向圣地,并尽力为故者指引通往圣地之路。

8.小殓(苫脸纸、噙口钱、绊脚绳、打狗饼、隐身草、弓箭瓦)——逝者是男子,把灵床停于正寝;逝者是女子,则把灵床停于内寝(即室内冲门或偏右之地)。人死后,要仰面朝天躺着,用一张轻薄的黄裱纸或白纸把脸盖上,俗叫“苫脸纸”。

一说是因为人死后脸色会变得难看,怕亲人伤感或害怕,用“苫脸纸”遮住;一说是观察逝者是否假死,若是假死,气出纸动,还可抢救复生;还有让逝者安息之意。只有死人才能用纸把脸盖上,因此,人们非常忌讳活人用纸盖脸,怕惹来不祥。

人死后含物的礼俗古已有之,古人曰:“以玉实逝者口谓之含”,《后汉书.礼仪志》载:“帝崩,口含以珠。”人刚咽气,要把预备好的“噙口钱”放人口内。“噙口钱”也叫“口实”,是一枚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穿上红线,放人逝者口内后,把红线另一段拴在寿衣布带上或挂在耳朵上(男左女右),防止溜入腹内,待盛殓时揪掉红线。

这种做法一是钱为宝,叫“口中含宝”;二是辛劳一生,最后带走点“落头”;三是投胎脱生,有了“噙口钱”来世不受穷。有的地方是用一块银质的小鱼,叫做“噙口鱼”,意为“含人”。(人与银谐音)

尸体停灵时,要用苘绳缚住逝者的双足腕,俗叫“绊脚绳”。传说,“停尸”期间,如果遇上打雷闪电或猫从身上跳过,逝者会突然站起来,碰上什么东西或人,就抓住死死不放手,叫做“死不丢手”,非常吓人。所以,要用苘绳绊上逝者的脚,到大殓盖棺时再解去,不然亡人在阴间就不能走路。

亡人已逝,要包一包麸子放在逝者左手中,把一串铜钱大小的小面饼塞在逝者右手里,曰“打狗饼”。小饼的个数与逝者的年岁相等,将小饼在鏊子上炕熟。塞的时候要同时念歌:“走到蚂蚁山,麸子撒两边。走到恶狗山,饼子撒两边。”使逝者在去阴司的路上一路平安,不被蚂蚁啃噬尸体和被恶狗咬。还有的地方在逝者手里要攥块馍馍,意思是在黄泉路上有饭吃,来世不缺口粮。

在灵床前放一张四方桌作为供桌,桌子内靠逝者头部右侧放谷草(隐身草)一束,谷草的根数跟逝者的寿数相等。过去传说,人死后“魂”就离开了身体,但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只觉得很轻松,就到处游玩。为了使他玩得愉快,暂时不让他看到自己的遗体,就用这些谷草隐藏起来;另一种说法是,人死后两天以内鬼魂还不让进“阴曹地府”,在阴间也不能胡游乱逛,又不能附体,所以要铺上“隐身草”让他暂时藏身。

在供桌上要放上供品食物、弓、箭、瓦、三个用面捏的小鸟、燃香烛及一盏小油灯(长明灯),供品食物是给勾魂使者黑白无常打尖用的和给逝者走在黄泉路上享用的,弓、箭、瓦、三个面小鸟的用处在发丧一段中另有叙述,灯是为逝者去阴曹地府路上照明用的。

在供桌底下放一个瓦盆,盆底居中钻孔,逝者有几个儿子就穿几个孔(或者男钻五孔,女钻七孔),称为“牢盆”,临发丧的时候由长子摔碎。另在牢盆内放一个小陶罐瓶子(蜜蜂罐子、倒头罐),逝者一咽气就装上煮熟的面条,瓶口用三张小烙馍覆在一起正好盖住,插筷子一双,名为“阴阳瓶”、“倒头面”,这是逝者在阳间的最后一顿饭。送盘缠的时候,将倒头面倒进“豁汤”的水桶里。

因为死人和活人不一样,活人用筷子进食很方便,而死人已脱离躯壳,只有灵魂飘游在冥界,不再能自如地使用筷子,所以,只有祭品的碗盆上面才竖插筷子,本地吃面条最忌讳筷子插在碗正中。尤为注意的是,派人购置牢盆、油灯、倒头罐时不能讲价格,卖主要多少钱,丧家就付多少钱。

回族戴孝的规矩,回民下葬怎么处理尸身(4)

首页 1 2 3 下一页

栏目热文

大黄米赤豆糕的做法视频(大黄米发糕的家常做法)

大黄米赤豆糕的做法视频(大黄米发糕的家常做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互动编辑 孟德霞秋天到多食红豆,祛湿清热好处多。8月12日,壹粉“rr”向齐鲁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

2022-11-03 05:23:01查看全文 >>

蒸大黄米糕的家常做法(大黄米糕最正宗的做法)

蒸大黄米糕的家常做法(大黄米糕最正宗的做法)

大家好,我是蓉儿,今儿咱们来做好吃的大黄米糕,软糯香甜,做法简单。大黄米糕除了被作为年糕在过年出现外,平常也是建议可以适...

2022-11-03 05:05:46查看全文 >>

大黄米豆糕正宗做法(大黄米糕家庭做法)

大黄米豆糕正宗做法(大黄米糕家庭做法)

和顺地处高寒,无霜期短,生产粘黍,有红、黑、白、黄多种。和顺有农谚说:“夏至高山不种田,还种三晌小黑粘”,就是指颗粒呈黑...

2022-11-03 05:30:35查看全文 >>

小黄米糕的家常做法(小黄米发糕家常做法)

小黄米糕的家常做法(小黄米发糕家常做法)

▲米糕:此路是我开,要过留下肉肉来!(图/翻摄自爆料公社粉丝专页)网搜小组/综合报导这年头连狗狗都学会收过路费了!一名网...

2022-11-03 04:51:06查看全文 >>

大黄米黏黏糕的家常做法(大黄米油炸糕的做法和配方)

大黄米黏黏糕的家常做法(大黄米油炸糕的做法和配方)

黍子是起源于我国传统的农作物,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古代,黍子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唐朝诗人孟浩然在他著名的诗歌《过故人庄...

2022-11-03 05:25:51查看全文 >>

回族葬礼三种方法(回族葬礼需要几天)

回族葬礼三种方法(回族葬礼需要几天)

穆斯林的葬礼,赤峰的回族叫“发送人”,家中有人去世称之为“无常”。赤峰回族发送人最大特点就是从速从简,入土为安。讲究速葬...

2022-11-03 05:12:30查看全文 >>

回族葬礼流程及注意事项(回族葬礼详细步骤)

回族葬礼流程及注意事项(回族葬礼详细步骤)

一般回族葬礼需要经过停尸、善面、备殓、净身、殡礼、下葬、纪念亡人这七个流程,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一、停尸回族人停止呼吸(...

2022-11-03 05:18:24查看全文 >>

回族葬礼详细步骤(回民棺材图片)

回族葬礼详细步骤(回民棺材图片)

从8月11日开始,影视明星于月仙因车祸意外离世的消息就占据了微博热搜,尽管多数网友都无法接受大脚婶的离开,但事情已经发生...

2022-11-03 05:16:02查看全文 >>

回族参加汉族亲人葬礼怎么戴孝(回族参加汉族葬礼禁忌)

回族参加汉族亲人葬礼怎么戴孝(回族参加汉族葬礼禁忌)

庆阳当地称丧仪为“白事”、“埋人”。丧仪简繁各异,厚薄不同。“善终”与“凶亡”丧事有别。全市皆为土葬。送终儿女守护父母去...

2022-11-03 04:50:31查看全文 >>

回族葬礼的正确方式(回族的葬礼规矩)

回族葬礼的正确方式(回族的葬礼规矩)

霍达写过一篇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它讲述了穆斯林的习俗和葬礼一些过程。今天我就讲讲小说中没有谈到的细节,以便让更多人...

2022-11-03 05:27:03查看全文 >>

文档排行